往生楼里,朱元璋细细品读《明实录》,桌上放着一摞书,“嗯,高瞻祈见佑,厚载翊常由,怎么好像不太对?嗯……我的个孩儿来!大明怎么亡了?”朱元璋站起身来,看着分站两列的子子孙孙,到底谁才是那个第一大败家子儿…… 在一些通俗历史读物中,明朝皇帝最不堪的是这么几个人:喜欢自己奶娘的明宪宗朱见深、宠幸刘瑾的明武宗朱厚照,当然,少不了喜欢锯木头的熹宗朱由校。 事实上,这几位皇帝并没有清修《明史》或者是一些通俗读物中描述得那么昏庸无能。那么,他们在位时究竟做得怎么样?那就先从宪宗朱见深说起。
霸道总裁—朱见深
成化皇帝朱见深,出身高贵,对大自己十八岁的万贵妃也是一往情深堪称是言情小说男主角的最佳模板。
除了用情专一,他也颇有能力和手腕,朱见深的谥号是宪,谥法中,创制垂法曰“宪”;刑政四方曰“宪”;文武可法曰“宪”。让国家从混乱中重新确立制度和秩序,刑罚与文治并用恢复国家强盛,才能称之为“宪”,代表了当时人们对朱见深的高度评价。 我们可以对比唐代“元和削藩”的唐宪宗李纯,朱见深的政绩也不遑多让,他接班时明朝的情况极其糟糕,但他在位时,对内平反于谦,镇压荆襄流民起义,压服蠢蠢欲动的建州女真;对外反击虎视眈眈的蒙古,堪称太祖太宗之后的明朝第三帝。 他在收拾建州女真时,曾经下诏“捣其巢穴,绝其种类”“可屠者屠之”。铁血手腕可见一斑。
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朱厚照
朱厚照不仅是明朝皇帝,还兼任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是古往今来头号给自己封官的皇帝,他和他的封号一样,相当之威武。
他爱好广泛,在自家后院开了个动物园,养一些威武的动物,还喜欢和这些猛兽亲密接触。 除此之外,演练军队、研究军备也是厚照的真爱,他对打仗有着莫名的执念,朱元璋逐元帝于漠北的荣光是他一生的渴望。 朱厚照生性不好受拘束,对于权力,他更是不想他人染指,他想和文官争夺军队的控制权。朱厚照重用钱宁、江彬等人尝试组建自己的班底,并尝试调集边军改革京营,并且在应州之战中亲自指挥军队击败蒙古军。 在剿灭刘六刘七兄弟起义时,朱厚照也有明晰的思路。他认为,刘六刘七不过是流寇,打输了就跑,很难剿灭,而那些建立根据地的坐寇,盯着的可就是他那把龙椅了。 于是朱厚照下令集结重兵率先扑灭坐寇杨虎,重点攻击坐寇后,改攻为守、坚壁清野以待流寇军,最终将一场危机扑灭。 尽管最后人亡政息,但种种迹象表明,朱厚照有耽于玩乐的一面,但还真不是个只会醉卧美人膝,醒着吃葡萄的昏君,以朱元璋的脾气,最多骂他爱玩。
温情而深沉的木匠—朱由校
朱由校,从小因为爸爸朱常洛不受宠待遇很差,和弟弟朱由检相依为命,重情也重义,有着和年龄极不相符的成熟和深沉。
天启皇帝不仅对老婆张嫣、弟弟朱由检够意思,对自己的老师孙承宗也是十分尊重,在辽东布置上与孙承宗意见相左时,也会酌情处理,难能可贵。 在明朝,他同样因为重用太监被骂得很惨。其实,明朝的宦官参政并不同于汉、唐,动辄废立皇帝,明朝宦官更多的代表了皇帝意志的延伸,说句不好听的,不过是皇帝制衡文官集团的工具,刘瑾、魏忠贤之流,覆灭也不过是在皇帝抬手间。 通俗读物中,朱由校是宠幸魏忠贤,喜欢做木工的文盲。而在天启年间,明廷大力追缴拖欠赋税、提解羡余、增收榷税等增补国家收入。 当时明朝的财政状况并不好,朱由校也不信任文官,只能以这种方法维持国家收支平衡,而征收的钱款多进入内承运库,在内承运库的调动下,天启三年以后的财政也还算过得去。 朱由校做木匠这一说法源自刘若愚的《酌中志》,原文不过是说天启皇帝善于建筑和家具一类,并未说沉湎于此,况且刘若愚写《酌中志》的时候被下狱中,夸大这种情况来阐明魏忠贤窃权也在所难免。 天启三年以后,明朝在辽东封锁后金,使得后金在辽地寸步难进,只能攻打蒙古内喀尔喀诸部,到了天启末年,后金国内的物价飞涨,形势已然不容乐观。 对于朱由校被抹黑一事,引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各自吐情实,勿挟纵横之术,荧惑万世人心。”
这么看来,朱元璋即便是会抽以上几位,也不会是第一个抽他,至于朱高炽、朱祁钰、朱佑樘、朱厚熜、朱载垕、朱翊钧、朱常洛等等功过兼有之或在位太短的,朱元璋也不至于很快动手。 这样一来,以朱元璋的脾气,最有可能扇嘴巴的将在以下几位中诞生,分别是:朱允炆、朱棣、朱瞻基、朱祁镇、朱由检。
朱元璋是个什么性子?爱土地,爱权力但也重亲情,当然,也很爱很爱子孙。
天真的文人—朱允炆
朱允炆比起当皇帝,更适合当一个文人,当一个言官,他似乎是被手下忽悠瘸了。
如果能采访到朱允炆,问他的偶像是谁?他一定不会说爷爷朱元璋,而是王莽。 朱允炆在位时除了削藩,他还干了啥?他认为啊,上古时期肯定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所以要复古,这事还不能拖,在他在位的四年里,狂改地名、恢复井田制等等,简直是王莽以后复古第一人。 朱允炆执意迅速削藩,首先就打破了朱元璋对于北方的布局,也打破了朱元璋引以为豪的藩王掌兵不执政的规划。再则,削藩就削藩吧,复古就复古吧,朱允炆坐拥天下,居然昏招频出,让朱棣清君侧也顺便把自己清了。他的无能会让强人朱元璋很想有抽他的欲望。
小号朱元璋—朱棣
如果要说朱元璋的儿子中谁最像他,估计就是朱棣了。朱棣在文治武功上有着很高的追求。
他在位时,派郑和下西洋建立朝贡体系、收了朱元璋说的不征之国安南,五征蒙古等等,他无时无刻不在展现自己的强大,弱化版朱元璋,是他了。 但朱棣最让朱元璋不满意的可能还不是他起兵抢了侄子的皇位,应该是朱棣的缩边。 朱棣在位时多次出关,卓有成效的打击蒙古鞑靼部,但是对于缩边,铁和血铸成的明太祖朱元璋可能就会很生气了。朱棣最著名的缩边莫过于把大宁都司废了,把大宁都司下辖卫所给内迁了,这是朱棣对于边防政策的失误,但他总体干的还行,朱元璋或许不会那么快打他。
朱瞻基顶着“好圣孙”之名登基,对艺术有着崇高的追求,喜欢斗蟋蟀也很喜欢作画,在艺术上向他的前辈宋徽宗看齐,但他在国政上并不懈怠,开创了仁宣之治,是明朝的太平天子。那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说朱元璋可能抽他嘴巴?
那是因为,论起缩边这件事,朱瞻基可远胜于他爷爷朱棣,朱瞻基不仅放弃了永乐年间收复的交趾布政司,而且还把故元上都开平卫给放弃了,这一严重的军事布置失误使得明朝失去了战略纵深,彼时明朝北方的防御体系的缺陷暴露无遗。 虽然朱瞻基算是体恤民情,在位时国家机构也算稳定运行,也曾亲自率军击败蒙古,但是对于朱元璋来说,当他得知他长期自豪的卫所制度在宣德开始出现大量逃卒的情况,盛怒之下一巴掌下去还是很有可能的。
除了以上几位,这份名单里,朱祁镇和朱由检也是个大热门。一个险些亡国,一个直接亡了国。
理想主义者—朱祁镇
他干了什么事?有着远大理想的他想带兵去打瓦剌,一个不注意全军覆没自己还给瓦剌人当了俘虏,简直丢脸丢到了家。
土木堡一战举国震荡,还好后来的北京保卫战中于谦力挽狂澜才不至于社稷易手。而这一战的负面影响还不止于此,至此勋贵集团彻底没落,文官开始崛起,旧有体系被彻底打得支离破碎。 夺门之变后,朱祁镇还以“勾结外藩”之名冤杀于谦,什么都想干的他结果什么都干不好,志大才疏,之后又坐视女真做大,荆襄流民聚集,要说他这辈子做了什么值得称道的事儿吧,大概只有废除人殉了。如果真让他们见面,我们可以猜到身强体壮的朱元璋会做些什么了。
明朝劳模—朱由检
传闻朱由检励精图治,努力程度只不如老祖宗朱元璋,最后因为积重难返还亡了国,想必老祖宗朱元璋会体恤他吧?
历史中,以明朝当时的情况,积重事实,难返未必,是志大才疏的他一顿猛如虎的操作才把明朝给弄亡国的。他犯错之多令人发指,在这里指出他几个最为错误的操作: 他清理魏忠贤党羽波及太大,大清洗之后也没有配置自己的党羽上位,更没有和文官集团培养良好的关系。
杀陈新甲,陈新甲事件可以说是崇祯朝执政的一个缩影,松锦会战之后由于崇祯的促战导致明军边军精锐尽数覆灭,此时农民军重新坐大,与清廷和谈迫在眉睫。这时,愿意背锅的兵部尚书陈新甲成为了和谈主要人选。
然而,崇祯虽然想和谈,但是必须保持自己铁血君王的形象,只能暗中进行。后来,陈新甲由于保密不周事泄,崇祯翻脸不认人,将他斩首弃市,从此直到后来讨论南迁,也再无人愿意为他背锅。
促战孙传庭,哥舒翰兵败潼关已经证明,这一战催不得,然而崇祯的急功近利再次发作,传令孙传庭赶紧出关决战,后来,孙传庭兵败身死,大明再无可战之兵。而孙传庭死后,崇祯连个追谥都没有,真寒了天下之心。
南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