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三:即使是明代中后期,女性服装纽扣使用并不广泛,使用纽扣的服装规格不够高。
持有这个观点的童鞋,请自己动手翻翻考古报告和容像,就可以了解情况是咋样的。另外,《金瓶梅》也是了解当时服饰状况的不错选择。
仔细看过大明衣冠Q图志的童鞋,应该不会错过这个细节:皇后燕居冠服中,从明英宗开始,褙子被改成了竖领,之后一直沿用。在之后章节的命妇冠服中,不论常服还是大衫,后期都改成了竖领,领上缀扣子。历代服装都有个趋势,那就是将某些流行款式和元素纳入礼服体系,例如唐代被纳入官服体系的圆领袍衫。
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后期纽扣被用到皇后的翟衣上。
左起第二幅:明宪宗第二任皇后孝贞纯皇后王氏
左起第三幅:正德孝静毅皇后钱氏
左起第四幅:崇祯母亲孝纯皇后刘氏
误区四:金纽扣仅使用在女性服饰上面,交领只能搭配系带
1、交领上纽扣的使用
也许子母扣的确与女性服饰密切相关,但如果将纽扣仅仅定义为女性使用,很不科学啊,且不说唐代以来流行的圆领袍领口使用的扣袢,单一件明初鲁荒王的织金缎龙袍,就能颠覆很多人“交领只能搭配系带”“纽扣仅用于女装”的认知。
该织金缎龙袍,交领,窄袖,胸下部饰三组九行盘线,上缀29枚小金花,右襟一行11对金扣。能力有限,只翻到发表在《文物》1972年5期的纪实。
使用扣袢,并非明代的专利,南宋也有。
首先来看看南宋金坛周瑀墓的出土。可以发现不单是圆领衫的领口使用扣袢,交领衫圆领衫的腋下均有使用。以下是考古报告的内容:
可以清楚的看到,本应出现系带的地方,出现了一对扣袢。考古报告的作者称这种扣袢为纽袢,而很多学术论文则称为盘扣。于是将盘扣定义为清代发明物的,
联系唐代明代扣袢的运用,其实可以看出宋代扣袢对前后纽扣发展承前启后的作用。而到了元代,基于之前编织结艺技术的发展,盘扣突破了前朝简洁的形式,出现其他形式的纽扣。比如盘扣的扣头不再使用绳结编成而是用金属材料,比如出现圆形纽扣,比如在对襟的另一边剪出一排“扣眼”等等。而清代也在此基础上做了传承和发展。
2、男性披风上亦可使用纽扣
披风也是明代后期男性较流行的便服,外形与氅衣相似。《朱氏舜水谈琦》描述披风:造衣帛及色与道服同,但披风对衿而无镶边。衽边前后分开而不相属……膺有纽扣,用玉作花样,或用小带亦可。”披风的形制为直领,对襟,领的长度约为一尺左右,大袖,敞口,衣身两侧开裾,衣襟可缀系带系结,也可以用花形玉纽扣纽系。披风的领、袖、衣襟均不施深色缘边,可对比一下氅衣。
初为戎装,后因织物制成的罩甲实用性强而在民间流行。方领或圆领,对襟,无袖,衣身两侧开裾,后部有些开裾有些不开。
关于罩甲用扣,详见大明衣冠Q图志39-45页,军校冠服部分,以及422页。
误区五:清代只用布扣,布扣就是清代的
清代无论旗汉,各阶层均广泛使用纽扣,纽扣材质并不局限于绸布,也有金玉铜等。
无意之中翻到陕西大荔八鱼村3号清代石室墓发掘简报,简报中称发掘出38枚球形铜纽扣,素面,直径1-1.3厘米。
孔府旧藏展亦有相关展示:清代暗团龙纹黑纱外褂,亮晃晃的五粒金属球形纽扣。
暗团龙纹浅赭行服袍:领、襟处缀5枚镂空铜纽扣,袍右侧膝下横贴1对黑缎条,上缀3对黑缎纽襻。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