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的染织工艺——纺织工具-图片1

古代的纺织工具

1 缫丝、络丝、整经机具

(1)手摇缫车

缫车发明以前,缫丝时的绕丝工具,最初大概只是简单的H型架子,战国时改进成辘轳式的缫丝軖(音同框)。缫丝軖是手摇缫车的雏形,用竹制成,秦汉以后,成形的手摇缫车才出现。唐代手摇缫车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唐诗中就曾多处出现过缫车的记载,如陆龟蒙诗句“每和烟雨掉缫车”。宋代手摇缫车得到进一步完善,并出现了有关具体形制的记载。

(2)脚踏缫车

脚踏缫车出现在宋代,是在手摇缫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缫车机具的新成就。脚踏缫车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手摇缫车,至使它出现不久,很快就取代了手摇缫车,成为主要的缫丝工具,也就是说很多手摇缫车逐步都加装了脚板和连杆,而变成了脚踏缫车。这个过程的完成应不晚于元代初年,因为元代及以后的著作中,有关手摇缫车的图像和记载很少。

(3)丝籆(yue)

丝籆是古代的络丝工具,汉代《方言》中叫做“楥”(xuan)。《说文》中叫“籆”,解释为“收丝者也。或作【角间】(jian),从角、从间”。王祯《农书》成为“籆”,解释为“必窍贯以轴,乃适于用。为理丝之先具也”。丝籆的作用相当于现代卷绕丝绪的筒管。

(4)络车

络车是将缫车上脱下的丝转络到丝籆上的机具,它有南北络车之分。关于络车的记载,《方言》有“河济之间,络谓之给”。郭璞注“所以转籆给事也”。

(5)整经工具

整经是织造前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其作用是将许多籆子上的丝,按需要的长度和幅度,平行排列地卷绕在经轴上,以便穿筘、上浆、就织。古代整经用的工具叫经架、经具、或紖(zhen)床,整经形式分经耙式和轴架式两种。经耙式整经是古代整经的主要形式,它出现的年代较早,但有关的图文记载却是在元代及以后才有。轴架式整经工具始见于楼璹(shu)《耕织图》中,那上面所载图文虽过于简单,但表面至晚在南宋时就已普遍使用这种整经工具了。

2 纺纱机具

(1)纺锤

将松散的纤维拧成线条并拉细加捻成纱的过程叫纺纱,我国最早用于纺纱的工具是纺锤。纺锤的使用方法有掉锭法和转锭法两种。

(2)手摇纺车

古时纺车也叫軖车、纬车或繀(sui)车,这除了和地方称呼不同外,主要和纺车的不同用途有关,有的用于并捻合线,有的用于络纬,也有的用来加捻牵伸。较早的纺车形制图像均见于汉代。古代常见的手摇纺车是由木架、锭子、绳轮和手柄四部分组成。

(3)脚踏纺车

脚踏纺车是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和手摇纺车的功能虽然相同,但前者在结构上有了改进。

(4)大纺车

3 织造机具

(1)原始织机

我国在远古时是以“手经指挂”来完成“织纫之功”的(《淮南子》)。后来我们的祖先发明出具有开口、引纬、打纬三项主要织造运动的原始织机。

(2)斜织机

斜织机是一种带有脚踏提综装置的纺织机。汉画像石所刻斜织机是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最早图像资料。斜织机上脚踏提综装置是织机发展史上一项较为重要的发明,它的出现不仅使织造效率和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纺纱技术的进步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如脚踏纺车就是受其启发而创造出来的。

(3)立织机

织机可根据经面角度分成不同机式,中国古代主要采用水平和斜织两式,但也曾出现过立机,只不过它的使用远不如斜织机和水平机普遍,立织机的经纱平面垂直于地面,也就是说形成的织物是竖起来的,故又称为竖机。古代有关立织机的记载不是很多,现在能看到的最早记载是在敦煌遗书收录的契约文书里。这些契约文书的年代约在唐末五代之间,其上记载了不少立机织品的名称和数量,从上面提及的“立机”、“好立机”、“斜褐”、“立机绁”(xie)等名目以及敦煌莫高窟五代壁画中出现的立机图像来看,这段时间新疆地区已普遍使用立机织制地毯、挂毯、绒毯等毛织品和一些粗纺棉织品。

(4)罗织机

由于罗织物是靠互不平行的经纱相互有规律地绞转后,与纬纱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所以罗织机与其他一般织机最大的差别就是它的开口结构。

(5)提花机

“花本”是把纹样由图纸过渡到织物的桥梁。我国古代的花本,是上面时间开始出现的,不见记载,但可以肯定汉代时确已使用,因为有花楼的织机则必用花本,是没有疑义的。花本有花样花本和花楼花本两种。花样花本适用于经密较低,纹样变化较简单的纹织物。花楼花本适用于经密较高,纹样变化复杂的纹织物。它们的制做方法基本相同,都是以纹样设计图为依据。

原始社会的纺织工具(约一百七十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远在一百七十万年以前,我国广阔富饶的土地上,已经有远古人类的活动。从那时起直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以前,是我国的原始社会时期。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使用的劳动工具主要是利用石头制成的。这个使用石头工具的时代,考古学称它为“石器时代”。根据制作石器方法的不同,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用打制的方法制造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时间约为一百万年前到五、六万年前。用磨制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时间约为五、六万年前到四千年前青铜器时代开始以前。

各地出土的纺织工具

河北武安磁山新石器早期遗址第一层文化层出土骨锥、角锥、牙锥达110件之多,骨针33枚,又有骨梭、角梭9件,网梭8件,骨梭针4件;

河南临汝中山寨裴李岗文化遗址,也有骨锥、骨针等出土;

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有距今约7000年前的骨锥58件、骨针15枚、管状针12枚,还有木纺轮和用于纺织的木纬刀和骨纬刀。

一、骨针

1933年,我国考古学家在北京郊区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山顶洞人的居住遗址。这是生存在距今约五万年到十几万年间的人类。在他们生活过的山顶洞穴里,发掘了一枚尖端锐利,针身圆滑,尾部穿孔的骨针。针长82毫米,直径3.1 ~ 3.3 毫米,针眼部分已经残破。这枚骨针的发现在我国染织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表明五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创造了原始的缝纫工具,能够给自己缝缀简单的衣着。

二、纺轮

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利用葛皮或麻皮作原料时,这些植物皮撕得越细,强度就越低。后来发现,撕得很细的葛、麻皮经过搓拈后强度有所提高。于是,纺纱加拈的基本原理,也在人们的劳动实践中被认识和加以运用了。

为了提高搓转和拈合的效率,又发明了纺縳(zhuan)。它巧妙地利用物体自身的重量和它旋转时的力牵伸和加拈纤维成为纱线。比起用手搓拈,既快又省力,大大提高了纱、线的产量和质量。纺縳看起来很简单,它的工作原理却很可笑,与今天的纺锭并无二致。这种放啥工具就是现代纺锭的鼻祖。它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工具,也是一项伟大的创造。纺縳的出现,给原始的社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它是我国纺纱技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屈家岭文化中,纺织工艺是很发达的。那里出土的纺轮形式不下十种。有的还加以彩绘,彩绘多为红褐色,少数为黑色或黑褐色。构图有浑然一体的旋涡纹,也有用直线、弧线、印点等组成同心圆或辐射线等图案,非常好看,这种纹饰,不仅是为了美观,而且是为了在旋转加拈时,比较容易判断拈向而祈祷匀拈的作用。

这时期有用纺轮随葬的习俗。在东北地区还发现这样的情形;凡是墓葬中有纺縳随葬的便没有石镞(zu);有石镞随葬的便没有纺縳。纺縳多与石刀、石磨盘共存;石镞多与石斧、石凿共存。这种情况,发映出当时社会男耕女织已经有专业分工。

四、原始织机

龙山文化中染织工艺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骨梭。梭子是穿线织布的重要工具,梭的创制,比之“手经指挂”,效率要提高好多倍。这时发现的骨梭有两种:一种是扁平式的,有的一头穿孔,有的两头穿孔;一种是空筒式的,一头有尖,中部有孔,此外,骨锥也有好几种形式,有粗针式的,也有扁平带孔的。这说明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和制造技术的提高。

1972年,在江苏吴县草鞋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三块葛布残片,这些葛布虽然粗糙,却是纬起花的织物,花纹为山形和菱形斜纹,还有罗边组织。经分析:它是双股经线的罗纹织物。这种罗纹织物证明我国远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有了原始织机。

春秋战国的纺织工具(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770年,周朝平王被迫迁都雒(luo)邑(今河南洛阳),历史叫作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代,各诸侯国和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加上铁器和耕牛的使用和推广,对当时的社会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时期,纺织生产已具有一定规模,诸侯用布帛交往,动辄以十万计。蚕桑的生产遍布祖国各地,丝织品更加精美,陈留、襄邑除的美锦,齐鲁除的薄质罗纨绮缟和精美的刺绣,都著称全国,不仅在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在工艺上也达到了高度水平。而麻类栽培和纺织更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统治阶级常用精细的苧麻布作为互相馈赠的贵重礼品。

据《史记》记载:齐国的都城临淄,当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