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
中国舞
先秦舞蹈可分为四类:
一) 表现农业生产活动的舞蹈,如《葛天氏之乐》。舞者三人,执牛尾踏舞步而歌,歌舞共八段:第一段歌民之初始,第二段歌燕子,第三段歌草木萌生,第四段歌五谷茁壮,第五段敬天行有常,第六段祈祖先佑福,第七段依靠大地赐予,第八段希望得到最多的禽兽。
二) 各时代颂扬祖先业绩的大型乐舞,如黄帝《云门大卷》、尧《大咸》、舜《大韶》、禹《大夏》、周《大武》等。
三) 娱乐的小舞,如《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等。
四) 娱神的巫舞,如《代舞》和戴面具驱鬼除疫的《傩》舞。 汉代著名的舞蹈:《七盘舞》,以七盘置地而作伎舞,穿插于《百戏》之中演出;《铎舞》,手执铎铃而舞;《公莫舞》,舞者执巾或舞长袖;《髀舞》,用有柄单面鼓作道具的集体舞。还有从巴蜀引进的《巴渝舞》等。
魏晋以后,北方《相和大曲》的乐舞有《罗敷》、《何尝》、《夏门》、《碣石》、《白鹄》、《为乐》、《王者布大化》、《白头吟》、《东门》、《西山》、《默默》、《园桃》、《置酒》、《洛阳行》等。南方则有《拂舞》、《前溪舞》、《明君舞》等。
唐代《坐部伎》和《立部伎》都是大型宫廷乐舞,其中最著名的是歌颂唐太宗业绩的《破阵乐》。唐代多段的大型歌舞曲称为《大曲》,如《霓裳羽衣舞》。动作刚健的舞蹈称《健舞》,如《剑器舞》、《柘枝》、《杨柳枝》等;动作柔宛者称《软舞》,如《绿腰》、《团乱旋》、《兰陵王》、《春莺啭》等。
宋元以后,舞蹈多被吸收到戏曲中,或边唱边舞,或于戏剧中插一段与情节有联系的舞蹈。
此外,也还有专门的民间歌舞表演,如《舞旋》、《舞剑》、《舞判》(《跳钟馗》)、《舞蛮牌》、《扑旗子》、《扑蝴蝶》、《旱龙船》(北方称《水船》,南方称《采莲船》)、《竹马》、(《跑驴》)、《村田乐》(《秧歌》)、《耍大头》、《花鼓》、《腰鼓》、《太平鼓》、《小车》、《凉伞舞》、《藤牌舞》等。这些民间舞蹈一直流传到现在。逢年过节,南北各地汉族仍然按自己不同的音乐和锣鼓配合,表演这些节目。
除了上列舞蹈外,现代还流行《龙舞》、《狮舞》、《高跷》、《花灯》、《金钱棒》、《采茶舞》、《春牛舞》、《绸舞》、《茉莉茶舞》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文艺工作者又改编了《红绸舞》、《小车舞》、《花鼓舞》、《大头娃娃舞》、《采茶扑蝶舞》、《荷茶舞》、《胜利腰鼓》等舞蹈节目。
美术
中国美术和中国画
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许多少数民族也擅长国画,而且不乏名家。
汉族美术源远流长,且在几个世纪以来保持了令人惊奇的延续性,这点与艺术风格总在不停变化的西方美术不同。明朝时的作品还可以看到唐朝时的影响,而一幅清朝的画作与一幅宋朝的是非常相似的。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中国对传统的尊崇。艺术家的首要任务不是创新,而是尽可能逼真的临摹旧有的作品——这并不被认为是抄袭,反而一定程度上是创新。
其他在汉族广泛流传的宗教和哲学思想也在不断地影响艺术创作。没有道家的存在,汉族绘画甚至唐诗也不会拥有现在的模样。这些主题经常是关于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活的。就是绘画技巧也透露出了道家的阴阳理论的影响,有的在虚实的辩证转换之间,有的在干湿用笔技巧的对比之间。在汉族的艺术作品中总是出现道家神话传说的人物形象。相比之下佛教的影响就不那么大,尤其考虑到佛教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汉化这个因素。16世纪以后,随着西方传教士的到来,又有了西方的影响。
出于经济的原因,汉族美术的载体局限于宫廷和学院之中。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孤独的艺术家,他们在田园和山林当中进行创作。这常常是一些学者和被贬的官员,他们对社会现状不满,从而逃避现实。每逢朝代更替时经常有这种情况发生,比如,明末清初,满族入侵之际。
汉族美术的影响在整个东亚文化圈都可以观察得到。在汉族或其他中国民族曾经间接统治下的地区尤其明显,如作为藩属的朝鲜和越南。有汉族移民的地方,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也多少受到了汉族美术的影响。日本美术同样不能摆脱中央帝国的影响。在一些领域,日本的追随者甚至超越了他们的先师,比如在日本达到鼎盛的漆器手工艺。16世纪以来,汉族的工艺品尤其是瓷器与陶器,大量向欧洲出口,这对欧洲艺术也产生了影响。
建筑
中国建筑
数千年来,汉中国建筑族主要以木材建筑宫室,即使建筑物毁于战火而重建时,仍顽强地沿袭重木的旧制。汉建筑的特色是高台宫室。如“碧瓦朱甍”指绿色的屋瓦、红色的屋脊,形容建筑物的华丽美观,也表现了汉人建筑设计和审美情趣。
宫室建筑受宗法礼制的约束,必须严格遵照门堂之制,沿中轴对称布局。宫室建筑讲求基于儒家文化“礼制”规范的整体布局性,在布局上讲求帝王之居“建中立极”,即以王城宫(城)门和前朝主殿为中轴。研究宫室者如洪颐煊《宫室答问》、张惠言《仪礼宫室图》、万斯大《宫室图》、焦循《群经宫室图》等。
宗教
道教
东汉张角创道教,向三官告解忏悔并祈求安康三官即掌管天、地、水三界之神“三官大帝”。天官(上元一品九气天官紫微大帝)总管上宫诸天帝王、士圣高真、三罗万象星君,执掌赐福。地官(中元二品七气地官清虚大帝)总管五岳帝君并治二十四山、九土地皇、四维八极神君,执掌“赦罪”。水官(下元三品五气水官洞阴大帝)总管九江水帝、四渎神君、十二溪真、三河四海神君,执掌“解厄”。道教将孟春、孟秋、孟冬之望为三官大帝诞辰,订为三元节,上元正月十五日祭拜天官,中元七月十五日祭拜地官,下元十月十五日祭拜水官。其中尧帝定四时制年月、舜帝拓荒垦地、大禹治水有功,因此奉为三官大帝。
信仰
汉人对历史、传统的信仰是极其深厚的。不过,历史只是传统的载体,不是传统本身。汉文化的传统信仰可概括为敬天法祖。这不仅是先秦诸子百家的信仰,也是两汉魏晋隋唐宋明的汉人的信仰,通过六经以及正史的礼乐志可以得到证实。
敬天法祖
敬天法祖的信仰是《周礼》的核心信仰,也是对汉文化祭祀文化的高度概括。《明史》卷四十八“敬天法祖,无二道也。《周礼》一书,朱子以为周公辅导成王,垂法后世,用意最深切,”宗庙所祭者一家之亲,内神也,故曰内事;郊社及山川之属所祭者天下一国之神,皆外神也,故曰外事。汉人祭祀的对象分为天神、地祗、人鬼。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祭祖日包括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中元节、重阳节。
血统与姓氏文化
炎黄子孙
汉文化特别强调父系血统的继承以及亲属关系。记录血统继承的文书称为家谱或族谱。大部分汉人的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是O系。比如曹操后代的Y染色体是O1a1。汉代丞相曹参的家族基因O3-002611+炎黄子孙是汉族的同义词。[语出《国语•周语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
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有夏虽衰,杞、鄫犹在;申、吕虽衰,齐、许犹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间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绝后无主,湮替隶圉。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鲧、禹与夏人之后,以及共工、四岳与各姜姓国,“皆黄、炎之后也”。周王室和鲁、晋、郑、卫、韩、魏、燕、虞、虢等姬姓国;齐、申、吕、许等姜姓国。徐、黄、郯、江、赵、秦等嬴姓国、子姓宋国。家族系统中的宗族关系也是亲属关系,反映在政治制度上就是宗法制。
和其他民族不同,汉族的姓氏多为单字。如张、陈、李、王、杨、黄、吴、刘、周、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在春秋战国时期,一般平民只有名没有姓,贵族才能有姓。战国后,姓氏制度瓦解,姓氏慢慢合而为一。
五常
五常语出《尚书·泰誓下》:“狎辱五常”。唐孔颖达疏云:“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常在汉代又为仁义礼智信。
上说下教
汉文化以王官之学为源头,十分推崇对参与治国。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指出:“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于为治者也,直所以言之异路,有省有不省耳。”即是说,先秦诸子都是以治理国家为要务的,一方面“上说”,即游说统治者,推行其政治主张,另一方面“下教”,广招门徒,宣传其主张,这便是汉文化中爱国主义的源头。孟子甚至说:“如欲奔驰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墨子也说:“王公大人用吾言,国必治,匹夫徒步之士用吾言,则行必修”。庄子在《庄子·天下篇》则推崇“内圣外王之道”。
科学
历法
农历
夏历是汉族的历法。伏羲造八卦作三画以象二十四气,周公作时制定二十四气七十二候。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