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饰是以其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而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但一进入等级制度分明的文明社会,分等级、定尊卑,则成为它最主要的功能,“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镂,皆存等差。”如韘,天子、诸侯用象骨,士则用棘。又如充耳,天子用玉瑱,诸侯以石。当今则不必拘泥这些。

古时常见的佩饰有玉、珠、刀、帨等。不过,如服装分男女一样,佩饰上有着明显的性别区分。

(一)女子饰件:

头面: 笄,簪,钗,步摇,梳篦,花钿,胜,玉梅/雪柳,闹蛾,花冠/凤冠,假髻

耳饰: 耳玦,耳珰,耳环,耳坠

项饰: 串饰,项链,项圈,缨络,项锁,霞帔

臂饰: 手镯,臂钏,戒指,护甲

佩饰:包括各种佩挂饰件。如霞帔、帔帛、环佩等

状容: 大致可分为“红妆”和“白妆”两类。介绍一些传统的眉样、唇样、面饰等。

(二)男子饰件

从生理学角度来讲,男性通常喜欢一些具有进攻性,危险性的装饰品。比如容刀、觽韘、佩剑;而笏头带(玉带),带钩,钩络带,绶(大绶、前绶、后绶)等则是与据男式服装的特点有关;另外也包括一些中性的饰件,如充耳,容臭,玉佩。

(一)女子饰件:

1.头面

笄:用来固定发髻,是根细长钎子,一头锐,一头钝,钝的一头有突出的装饰,称为首部。笄是发簪家族的鼻祖。笄的首部简单朴素。汉族女子的成人礼就叫做“笄礼”。笄是成人礼上初加的发饰。

簪:在笄的基础上发展来,簪的首部要华丽丰富得多。不过很多时候,簪笄的叫法是通用的。

钗:在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约出现在西汉晚期。钗的首端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连缀着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长针,常配备成对,使用时安插在双鬓。

(二)步摇:也许是在簪钗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根据《释名 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 可以想象,步摇最动人处正在那起身微步的瞬间。《续汉书 舆服志》记皇后服制:“假结步摇簪珥,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 当走动的时候,那白珠桂枝和耳珰随着脚步摇动,化静为动,所谓的“花枝乱颤”大约就是这种意境吧。

(三)花冠 / 凤冠:步摇进一步发展,史书上提到一种“步摇冠”,辽宁北票、朝阳等地发现过北朝花蔓状和花树状的冠顶金饰,走动时就能摇动。在步摇冠的基础上,后逐渐演变出更繁丽的花冠、凤冠。凤冠后成了朝廷命妇的专属,寻常人家女子只有在亲迎时可以着戴。

(四)梳篦:简称栉。持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观念的汉人传统中,梳篦有着别有的感情。既可以梳理发丝,又可作为固定发型的发饰,一直受到青睐。《诗 周颂 良耜》有云:“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意思是:那些堆积如山的黍稷,被排列得就像栉一样的整齐。是用于祭奠丰收的颂歌。

2.耳饰

华夏衣冠文化很重视耳饰,耳饰的始祖应该是充耳了,最早是男女共用的。后来,在此基础发展了耳丁、耳珰、耳环、耳坠等样式,男子不再佩戴,成了女子独有的装饰。不过,充耳的尊严之意却一直保留下来。男子免冠跣足以示谢罪,对女子来说,褪掉耳饰则有着相同的涵义。周宣王因一度沉溺安逸、荒疏国政,他的姜后自褪簪珥长跪于永巷,以劝政其夫君。此举后,周宣王果然励精图治,开创了周室的中兴局面。

瑱:这才是真正的华夏原创耳饰。因为鉴于汉族“不毁伤发肤”的理念,汉族最早是没有穿耳孔的传统的。

《说文》:“瑱,以玉充耳者。”又说:“珥,瑱也。”瑱最早是男女共用的,对于女子来说叫做“簪珥”,男子的瑱则多称为“充耳”“纩”。男子的充耳悬在冠的两侧,自有它的礼义,详见后;女子的“瑱”,《诗经 鄘风 君子偕老》在刻画卫夫人宣姜时写道:“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直到汉代,皇后、嫔妃和公主还没有穿耳孔的习惯,只是将悬有瑱的丝绳系于发簪之首,插簪于发髻,悬于耳际,故名“簪珥”。

《长沙发掘报告》记录西汉后期的玉瑱:白色、无光泽,蕈形,一端较大,一端较小,中腰内凹;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琉璃瑱和骨瑱十九件,有十二件是上小下大腰细如喇叭形,中间穿一孔的。色有深蓝、浅蓝、绿等,半透明。另有七件中部如喇叭形而上端成锥状,下端成珠状,身上无孔,无色透明像玻璃。

珰 :还是得承认,为追求美而不惜损害身体的习惯,人类自古有之。为了美,汉代后,汉族女性也开始学起了穿耳,这样就流行起了耳珰。《释名 释首饰》:“穿耳施(附加)珠曰珰。”汉末《孔雀东南飞》描写:“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明月珰从字义可知是圆形发光的耳饰。

耳环(玦):秦汉时期汉族地区耳环出土不多,然而周边民族,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戴耳环的风俗存留已久。《南史 林邑国传》:“穿耳贯小环,自林邑、扶南诸国皆然。”所以,汉家女带耳环的风俗也源起于蛮夷女子。唐诗人张籍的《蛮中》诗描写南方风俗:“玉环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耳坠:耳环下垂各种宝石饰物,称作耳坠。同样也是外传进来的风俗。辽宁西丰乐善乡西岔沟西汉匈奴墓出土不少耳坠,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沟畔西汉匈奴墓出土金玉耳坠,金珰上饰兽纹,玉饰镂雕变体龙虎纹,黄金与白玉交辉,极其精美。

(五)3.项饰: 项圈 、 金石护身符、长命锁等

4.臂饰

镯:戴于手腕。

钏:来源于镯,几个手镯合并在一起,被名为“钏”,后来,通常将金银条锤扁,盘绕成螺旋圈状。臂钏的具体形制,两千多年间变化不大。钏又叫“跳脱”。据说此词是外来语。钏有臂钏和腕钏。臂钏又形象地称作“缠臂金”。

戒指:即指环,戒指的产生有特定的背景。《诗 邶风 静女》毛亨传曰:“后妃群妾以礼御于君所,女史书其日月,授之以环,以进退之。生子月辰则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著于左手,既御著于右手。”戒指有“戒止”之意。近人徐珂《清稗类钞 服饰类》载,有了这些说法,可以想象古代的男人是肯定不愿戴戒指的,以至于辛亥革命前后戒指流行时,有人呼吁说:“戒指是前朝宫中记号,现今大老官、大少爷、大小姐均怀了孕了。”(1911年10月2号上海《民立报》《东西南北》栏目)

以戒指为定亲的信物,是古时中亚胡族和西欧的风俗。《晋书 西戎传》载:“大宛俗,娶妇以金同心指环为聘”南北朝时,此风俗传到中原。

5.佩挂饰

襜:正义尔雅云“衣蔽前谓之襜”,襜是遮至膝前的短衣,即围裙。宋范仲淹《斗茶歌》:“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帨巾:也叫缡,是未婚女孩子的佩巾。周制昏礼中,由母亲将其系在即将出嫁的女儿身上,称为“结缡”——

《诗经 豳风 东山》有:“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那三千年前的士卒,那三千年前的新婚场景幻觉,我这后世人每每读之,总有一股无言酸涩涌上心头。

《仪礼 士昏礼》:“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毋违宫事。’”先秦昏礼没有后世婚礼那些名目繁杂的刁难新婿的“下婿礼”,整个仪程气氛宁静而庄重。未来的夫君静静地候在门厅那个叫“著”的地方,昏暗的光线中,看不清他的面容,只能看见他穿着齐整的玄端礼服,还有红玉充耳在夜色中闪烁着幽幽的光芒……母亲细致地给自己系上帨巾,训导完礼辞,欲言又止,年轻的出阁女子,该是怎样一种难以言表的心情……

林维民在《“帨”非“敝膝”考》中指出:“女子婚前婚后均佩帨,只不过佩戴的方法不同。在结婚之前,帨巾是女孩子的贴身亵物,可以赠送于男子作定情之物。如《召南 野有死麇》曰:“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诗中男子想取女子身上的帨巾做定情之物,但女子却矜持地劝告男子不要去动它。

綦巾:一般是绿色的围裙。虽然都是女子的佩巾,但缡是指女子初嫁,而綦巾则暗示寡妇再嫁。《诗经 郑风 出其东门》曰:“缟衣綦巾,聊乐我员。”这位妇女居丧期间出游,并且不愿全身素缟,而以绿色佩巾装饰自己,暗示自己不耐守寡的生活。寡妇再嫁,本是天经地义,但在夫权主义者看来却不是件体面的事,因此,很多人在解释这首诗时,将之说成是奔淫之诗。

披帛:我们常常看到唐代仕女的肩背上披着一条长长的围巾,后称之为披帛,也叫帔帛。然而,披帛在东晋时尚未出现,敦煌莫高窟288窟北魏壁画女供养人及285窟西魏女供养人却已有帔帛。中古时鲜卑、契丹、回纥、吐蕃服装均无帔帛。《大唐西域记》卷二说印度有“横腰络腋,横巾右袒”的服式,莫高窟隋唐时期的菩萨塑像中常能见到,似现代“纱丽”一端搭于肩上,任其下阔部分散拂于腰际者,与帔帛形式也不相同。不过,从波斯萨珊王朝银瓶人物画上所见的女装却有帔巾,与唐代帔帛形式略同。又新疆丹丹乌里克出土的早期木版佛画也有帔帛,可知帔帛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西亚文化,与中国当时服装发展的内因相结合而流行开来的一种“时世妆”的形式。

霞帔:帔子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得此名。到宋代将它列入礼服行列之中。明代时发展成了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