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农历与节气-图片1

所谓历就是记录寒暑夜旦者即为历法。

主流的太阳历大家都知道就是公历,由西方传入,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当然今天主要讲的“太阴历”也就是农历,也有人叫它阴历的,然而很多人总认为阴历就是农历,但其实不是,我们所说的农历是阴阳历结合的是增设有闰月的,而阴历是没有闰月。之所以这么叫是历史遗留问题,当年除四旧的结果。后来普通人就把这两者搞混了。

纯为太阴历者有伊斯兰历,以穆罕默德为纪元之始,穆斯林众承用至今。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我国远古时期的历法几乎都是阴历。但是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三百六十五天,而十二个阴历月只有约三百五十四天,差距相当大,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计算就增加闰月来解决这个问题,不然的话12个月为一年,只有354天或者355天,与太阳年相差几乎11天。过10多年,就有6月降霜下雪、腊月挥扇出汗、冬夏倒置的毛病。

于是乎就有了农历。用天干地支搭配,(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搭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六十年周而复始。(所以每隔六十年也叫一甲子)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大概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什么叫十九年七闰月法呢?由于1回归年为12.368个朔望月,0.368=368/1000=46/125,即125个回归年的话正好余出46个朔望月,所以在一百二十五年中应设置四十六个闰年。但因为这样设闰太过复杂,经推算,7/19最接近0.368。故在19年中设置7个闰年,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

其实天干地支没那么神秘哦,只是一种计数而已,就和阿拉伯数字一样的概念。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后来随着时间的演变就不断地赋予它更多的含义了。

之所以叫天干地支是因为传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桡用阴阳五行的变化来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所以通过推算可以得到黄帝纪元是从公元前二六九七年开始。

这里吐槽下西方的历法计算起点的不精确性,用耶稣诞生日为起算时间,而我们要严谨的很多。

比如《太乙数统宗》记载:上古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天心气运正值冬至,日月合璧,五星(指太阳系九大行星之金木水火土等五星)联珠,皆合于子,是为上元。于是每年冬至为一年之始,朔旦为一月之始,夜半子时为一日之始,甲子日为干支记日之始。

那一天–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正好是天文中五星联珠的时候,而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圣人即位的时刻,自然就成为了中华民族历法的开端。

这里再说个小知识甲子年甲子月现在是不可能出现的,只有天干是“戊”或“癸”的年份才有甲子月出现。而且只有正月建子的周朝才有这种情况,因为那时是冬至为新年,故今仍有冬至大过年之说。现在以寅为岁首,立春为下一个年度的交接时间,就没有这种情况了。

接下来接着说二十四节气。因为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的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

二十四节气是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同时也是指导农事的重要补充历法。它必须按照必须按照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真实位置而定。太阳黄经每增加15°为一个节气,总共二十四节气正好360°。

我国古代利用日晷观测到,太阳每日会向东移动约1度,(环绕一圈的时间称为回归年或太阳年,其运行轨迹称为黄道)。由于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轴有23.5度的倾角,使得夏季正午时太阳仰角高度较高,冬季时较低,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也叫作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就是夏至。(至就是到了的意思啦)然而最开始的商代只有四个节气即冬至、夏至、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分(同春分),因为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是最能反映季节变化的,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直到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才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

四时: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少阴、少阳、太阴、太阳)

八位:八卦之位,即乾、坤、巽、兑、艮、震、离、坎(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十二度: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早期的八卦图和农事由很大关系比如,夏季称太阳,秋是少阴,冬季称太阴,而八卦再分三爻,自然是指二十四节气。所以八卦图最开始的含义明显是指地球自转一周年而复始。

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将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归年时间平分为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将二个中气等分称为节气,此为24节气的来源,而这种节气的制订法称为平气法。

然而我们知道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为椭圆形。离太阳较近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较远时则较慢,对当时制订此历法的中原地区而言,某些节气无法反映出真实的气候状况。故自清代开始,另定以春分点为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订为一个节气或中气,24节气因而为24个特定的时刻,而非特定的24天。此种节气制订法称为定气法。

因为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一一相间。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到2日。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立春: 春季开始,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表示万物开始有生气,太阳位立春于黄经315度,2月2-5日交节

雨水: 春到人间,降雨开始增多,春雨绵绵。太阳位于黄经330度,2月18-20日交节。

惊蛰: 虫类冬眠或隐藏起来,伏著不动,叫做蛰。春雷响起,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虫类,将开始出土活动。太阳位于黄经345度,3月5-7日交节。

春分: 春季过了一半,此时阳光直射赤道上,这一天太阳从正东方升起,落于正西方,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古代曾称春分与秋分为昼夜分。太阳位于黄经0度,3月20-22日交节。

清明: 天气逐渐和暖,春暖花开,草木开始萌发茂盛,大地一片气清景明的现象。太阳位于黄经15度,4月4-6日交节。

谷雨: 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农夫刚完成春耕,田里的秧苗正需大量的雨水滋润,适时且足够的雨水才能使谷物成长茁壮。但此时的气候,却时晴时雨,时冷时热,最让人不易捉摸。太阳位于黄经30度,4月19-21日交节。

以上是春天

立夏: 夏季开始,此时已出现温暖的气候,万物迅速生长。太阳位于黄经45度,5月5-7日交节。

小满: 满指谷物籽粒饱满,稻谷和麦类等夏熟农作物行将结实,等待成熟,但尚未达到饱满的程度。太阳位于黄经60度,5月20-22日交节。

芒种: 有芒作物开始成熟,结实成穗,此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适当时节。太阳位于黄经75度,6月5-7日交节

夏至: 炎热的夏天真正到来,此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受光最多,是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中午时太阳的仰角是一年里最高的,因此日影是一年中最短的,过了夏至日,白天渐渐变短,夜晚慢慢加长。 太阳位于黄经90度,6月21-22日交节。

小暑: 暑是炎热之意,此时天气开始逐渐炎热,但是还没有热到极点,虽然夏至时北半球受阳光照射时间最长,由于太阳射来的热力必须先对地面和大气加温,才能把热储存于大气中,所以天气从夏至开始慢慢加热,经过小暑后,热度才会逐渐升高到极点。太阳位于黄经105度,7月6-8日交节。

大暑: 气候酷热到达高峰。太阳位于黄经120度,7月22-24日交节。

以上是夏天

立秋: 秋季开始,气温将由热转凉,凉爽舒适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