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妇人之异于男子……全在罗裙几幅。”裙子的柔美飘逸,与女子眼波的妩媚流转,其情态岂不有异曲同工之妙?唐人李群玉有名句“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描写女子不着容颜肌体一字,却尽得神貌风流。裙之美态对于女性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拜倒在石榴裙下”,这句俗语将女性美与美中暗含的权力刻画得淋漓精致。古时,女子常将石榴花朵和果皮捣成红汁来染布,做成红裙子,正所谓“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相传唐代杨贵妃经常穿着艳红石榴裙行走宫中。当时大臣们多不满唐明皇宠爱杨贵妃,因此对贵妃拒不施礼。唐明皇闻之,即下令拒不跪拜贵妃者,以欺君之罪严惩。众臣无奈,私下都以“拜倒在石榴裙下”之言解嘲。“石榴裙下”的典故流传至今,便成了男性对女性倾心迷恋,崇拜女性的俗语。

汉人玄伶所撰的《赵飞燕外传》中,记载着这样一段典故:赵飞燕身着云英紫裙,在高四十尺的瀛洲榭上翩翩起舞,高歌《归风》之曲。恰时大风突起,她竟如同轻盈燕子般扬袖欲飞,汉成帝忙命侍卫扯住其裙角。风止,飞燕得救,但裙上却留下不少褶皱。不想起了皱的裙子却别有美态,引得宫女纷纷效仿,号为“留仙裙”。

唐·《簪花仕女图》

━━ ❤ ━━

裙子是人类最古老的服饰之一。东汉末年刘熙撰写的《释名•释衣服》上说:“裙,群也,连接群幅也。”在人类尚处于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先祖就学会把许多小片树叶和兽皮连接起来,制作成了最原始的裙子。

裙子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早在四千多年前,黄帝即定下“上衣下裳”的制度,这里的“裳”指的就是裙子。到了汉代,下裳的形制发生变化,由原来分开的前后两片变为连成一体的圈状。为了和之前的服饰“裳”有所区别,所以改称为“裙”。汉乐府诗《陌上桑》有言:“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正是汉朝妇女着裙的记载。

其后数千年间,裙子的式样不断增多,色彩愈加丰富,除了普通的长裙之外,还有绛色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丹纱杯文罗裙等名目。

杂裾垂髾服

━━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流行在衣裙的下摆部位加一些饰物。装饰通常以丝织物制成,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相叠。走起路来,如燕飞舞。

间色裙

━━

魏晋开始,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一种名为"间色裙"的裙子。此裙以两种以上颜色的布条间隔而成,整条裙子在制作时被剖成数道,几色相间,交映成趣。随着时间推移,裙子间色的道数越来越多,间道也更为狭窄,乃至多达十二道,号为“十二破”。据说这种裙子为隋炀帝时所创,有“仙裙”的美誉。唐代刘存所撰《事始》中记载:“炀帝作长裙,十二破,名‘仙裙’。”

曳地长裙

━━

唐代妇女的裙子长度与前代相比有明显的增加,裙裾曳地在当时是常见的现象。正如孟浩然《春情》诗:“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为显示裙子的修长,妇女着裙时多将裙腰束在胸部,有时甚至束至腋下,裙子的下摆则盖住脚面,有时在地下还拖曳一截。

裥裙

━━

裙上施裥是东汉以后出现的风习。宋代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裙幅越多而折裥越细,因此有"百叠"、"千裙"的形容。宋人诗词中常有描述,如吕渭老《千秋岁》词:“约腕金条瘦,裙儿细裥如眉皱。”裙子施裥主要出于实用的目的,因为在裙上折裥之后,裙幅便可增加,裙围也可增大,这样对穿着者的蹲坐行走比较有利。

马面裙

━━

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中间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称“马面”。马面裙始于明朝(可能可以追溯更早),延续至民国,是我国传统裙装中很重要的一种。明代马面裙较为简洁,两侧的褶大而疏,为活褶。清代马面裙较为繁复,多用刺绣的等方式装饰马面,褶为死褶,细密有多至百褶。

━━ ❤ ━━

《洛神赋图》(局部)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曹植在洛水畔遇见的女神,必是裙袂袅袅,方能将自然的灵秀缥缈集于一身。自战国时楚襄王梦遇巫山神女以来,邂逅神女便成为数千年来中国男性心中萦绕不去的情结。唐代笔记《云溪友议》曾记载,郭凝素听说有人曾在苎萝山的浣溪畔邂逅自称西施魂魄的女子,便经常跑到浣溪去吟诗,一吟便一整天,还多次在西施石上题歌诗,结果“寂尔无人,乃郁怏而返”。此事后传至朝廷,可怜郭凝素没遇成西施,却沦为整个朝廷的笑柄。

事实上,自神女情结出现后,中华文化中对女性的态度,除了“昵”之外,又增添了一分“敬”。这种将女性神化而敬之的态度在《红楼梦》中臻于极致——“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