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礼尚往来,举案齐眉至鬓白,吾老人幼皆亲爱,扫径迎客蓬门开;看我华夏礼仪之邦,仁义满怀爱无疆,山川叠嶂,万千气象,孕一脉子孙炎黄;看我泱泱礼仪大国,君子有为德远播,江山错落,人间星火,吐纳着千年壮阔……”2013年初,墨明棋妙原创音乐的一曲《礼仪之邦》唱彻大江南北,每一句都是对中华文明的真切理解与挚爱。这个常以汉服装束举行音乐会的原创团队,用歌声道出了汉服的国学内涵。

中国又称“华夏”,这一名称的由来就与汉服有关。《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中国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由此可见,容仪与礼义息息相关,一个人做到了表里如一,才是真正的正人君子。容仪包括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衣冠整齐、行为端正、言辞恳切,是我国传统容仪要求的精髓。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人对整个生活的内心态度。具有一个优雅的仪表,无论他走到哪里,都给那里带来文明的春风,得到人们的尊敬。而汉服,更是时刻提醒我们保持容仪的一本随身教材。

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至明末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家和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

汉服是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衣裳发展而来的。殷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服饰制度逐渐形成。周代后期,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特别是百家学说对服饰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影响,诸侯国间的衣冠服饰及风俗习惯上都开始有着明显的不同,并创造了深衣——汉服中最典型的礼义规范。深衣之制,实为古衣之首,深衣之领袖群衣,不独在其制度形式,且上下通服,在时间上,流行最久。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深衣是最能体现华夏文化精神的服饰。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口宽深衣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因此,穿上汉服,就是穿上礼义,穿上历史。

如果说,在古代汉语中,“中国”更多地属于一个地域的概念,“华夏”则更倾向于代表一个文化共同体,而维系这个共同体并引导它繁荣、进步的价值基础,是“礼”和“义”。两千多年来,“礼仪之邦”(又叫“礼义之邦”)是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圣君贤相所崇慕和追求的社会理想,同时,也是经由他们长期努力和奋斗而为中国赢得的誉称。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礼记》有言:“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在礼仪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也就是今日我们所说的国学。

著名的史学家钱穆先生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礼’。”此言非虚。古人云:“自修齐,至治平”。要干大事,就必须先学好礼仪。孔子以为“不学礼,无以立”;汉代贾谊则把是否讲礼、守礼看作是人与兽的区别。荀子在《荀子·修身》中说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左传》中则讲到,礼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为政者“经国家、定社稷、立民人”的依据。《礼记·曲礼上》也强调:“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童稚时的“孔融让梨”,尊敬长辈传为美谈;“岳飞问路”,深知礼节,才得以校场比武,骑马跨天下;“程门立雪”更是为尊敬师长的典范。因此,“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

礼是发于人性之自然,合于人生之需的行为规范。它是人们对对方发自内心的尊重、感恩和仁爱的外在表现。礼仪文明肯定了人的价值,注重人格的尊严。孔子说,天地之行人为贵,就是说在天地之间人的生命是最为宝贵的,人是最有价值的。孟子则进一步指出,因为人人都有良知,所以也就都有自己的内在价值。这个内在价值不是别人给予的,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内在价值的内容就是人的道德意识。正因为人有道德意识,人与禽兽就区别开来了,人就具备了独特的内在价值,人也就有了做人的尊严。因此,人能知礼方为人,内外兼修是君子。泱泱华夏,礼仪之邦,如果说当今国人穿起汉服,可以认识什么是中国,那么坚持学习并践行国学,才能真正明白自己要做的,是怎样的中国人。

当然,穿上汉服,不代表华夏文化就能自然复兴,捧读经典,不代表文明建设就能水到渠成。单纯只从一方面下功夫是不行的。要让华夏大地上处处展现礼仪之邦的风采,最重要也最需要我们去做的,是践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复兴华夏文化,首先要端正态度。虽然文化不是靠穿上一件衣服就能复兴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汉服所承载的文化底蕴深厚。只有在华夏文明中,才会把一套衣服称之为衣冠,把一次南迁称之为“衣冠南渡”,因为对于华夏来说,汉服从来就不是一件衣服,单从“华夏”这两个字的含义就可以看出来。因此,汉服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我们穿上了汉服,学习国学,从心态上就是一种改变。同时,服装是多样性的,不同款式有不同时期的文化烙印,无论是汉唐风韵、魏晋风流,穿什么都是一个切入点而已,关键还要看国学文化的因子是否已经在我们心中扎根。

国学也是这样的。就像汉服属于所有人一样,国学也属于所有人,它来自于大众,更是为大众而服务,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明代心学大成者王艮,在成为王阳明弟子之前,“制古衣冠、大带、芴板服之,曰:‘言尧之言、行尧之行,而不服尧之服,可乎哉?’”从服饰入手,宣尧舜之道,复古之态令世人瞩目。但在成为心学弟子之后,他放下了这样的穿着打扮,可是,却比以前更受人尊崇了。因为,理在心中,亦可外现,除服饰外,更在践行。只有做到知行合一的人,才能建设真正的礼仪之邦。这一点提倡“礼”的孔老夫子早就告诉了我们,任何学问都不过是在教你如何做人,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是求知的组成部分,古今并举,取其精华,勤于实践,方能成人。“照本宣科”只会教出“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因材施教”才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人行必有我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值得去学,向他们学习,就是学习国学。既然国学无处不在,那么从我做起,以身作则,就是传播国学,践行国学。国学是活着的学问,它依靠着我们生长发展,它的现在与未来,全在于我们。

穿穿古人的衣服,读读古人的书,不明礼,不知理,混沌生活,那不是复兴,单纯只是复古。邯郸学步,是走不出自己的路的。关键在于,你知道你穿的意味着什么、又读懂了书里的内容没有。同胞同袍,血脉相连,和汉服一样连接起你我的,是礼义之道、华夏精神,这才是真正的国学精髓,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理解并落实的。汉服属于生活,国学属于生活,皆在我们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之中。要发展它们,成就礼仪之邦,一样全在于我们。

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成就华夏,就在当下。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