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熙熙攘攘的街头,倘若您看到一位身着翠袖红裙的古典美女,是否会觉得诧异?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忍不住猜想,这是不是从横店影视城里走出来的某位明星演员?也可能有人会觉得,在日常生活中身着“古装”,难免有炒作之嫌。事实上,如果您对“汉服”有些许的了解,就会发现,这身穿绮衣锦裳的美女,很有可能是一位汉服爱好者。

经过多年的发展,汉服早已从小众青年群体的文化表达符号逐步走入大众的审美视野。在我市,同样有一群汉服文化爱好者,他们身体力行地继承传统,同时又向大众积极地推广民族文化。每逢传统节日,他们还会举行丰富多样的活动。

虞子衿在2011年时,因为去影楼拍摄写真的关系,第一次接触到了汉服。这种古典而美丽的服饰,一下子就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可是,当她第一次穿上汉服外出时,她却觉得这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她的担忧,来自家人的不解和旁人指指点点的目光。

“最早的时候和朋友穿着汉服外出逛街、吃饭,身边路过的陌生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们。更有甚者会小声议论,说我们是神经病。”虞子衿说。同样的情况,汉服爱好者胡野也曾经历过。他说:“我第一次在家里穿起宽袍广袖,连我父母都指着我说疯子。”

汉服全称为“汉民族传统服饰”,亦有美称“华服”。它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定型于周朝,兴盛于各代汉人王朝,经手绘纹饰、裁剪、缝制、熨烫等工艺,集独特的染、织、绣于一身,以交领右衽、系带隐扣等为主要特征,是中国“礼仪之邦”在服饰上的投射,呈现出特有的中国风和东方美学。

“汉服是我们民族的一种传统服饰,虽然现在时代潮流变了,人们的日常衣着越发简化便捷,但美的事物并不曾改变。我们选择穿汉服,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弘扬,让更多的年轻人、下一辈看到并了解,这是属于我们的传统服饰。”胡野说。

2014年,东阳汉服文化推广的QQ群——“东白汉风”成立。几年过去了,东阳市有更多的青年喜欢并开始接触汉服,部分群众也不再认为着汉服是奇装异服的展示或者哗众取宠的表演。在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里,也有一群喜爱汉服的同学,自发组成了汉服社。

市民南寻是“东白汉风”的成员之一,他加入团体的时间并不长,却是一位传统文化的忠实爱好者。他爱好诗歌,也喜欢阅读。在业余时间里,他活跃的身影时常出现在诗词协会、世间读书会等组织活动中。

“作为现代人,我常常思考如何融入到古诗词的意境当中。每当穿着汉服,不仅在形象上有了气质改变,心里也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南寻说,作为“菜鸟级”的汉服爱好者,尊重传统文化,让别人了解真正形制的汉服是他的心愿。

目前,“东白汉风”成立微信群,约有两百位成员,群里会不定期的组织活动,例如开设形式多样的线下汉服小课堂,群友穿汉服、习礼仪、听雅乐、登高出游等。“一年一度的七夕节马上就要到了,我们也策划了一系列的活动。”虞子衿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七夕节当成情人节来过,很多商家也以情人节为噱头大力宣传。殊不知,七夕节在传统习俗中,被称为“乞巧节”,是女子祈求心灵手巧的节日。

“我们希望通过开展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在推广汉服的同时,也把汉文化、汉礼仪带给大家。”虞子衿说。

汉服回归文化传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东白汉风”的相关活动,大多都根据花朝节、乞巧节等传统节日而举办。活动内容不仅限于汉服文化的交流,还会依据传统习俗,增加相应的传统文化、传统技艺展示等。身着汉服的现代人,按照古时人们的习惯过起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继承的最好写照。

在交谈中,几位汉服爱好者不约而同地提到“尊重原创”四字。在虞子衿的微信里,还保留着一份长长的清单,详细地列出了淘宝上出售汉服的商家信息。哪几家是原创,哪几家是山寨商品,一目了然。

近年来,汉服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随之而来的市场,也在千变万化。在审美变化的背后,回避不开的是蕴含在汉服中绵延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让大家正确认识汉服,也是我们群体努力的目标。”

一场场活动的开展,汉服爱好者们以汉服为起点,一点一滴地让大众了解中国传统习俗、礼仪,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汉服成了展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青年们对汉服的热情,更是体现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