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蜀魏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今天辞墨阁原创汉服小编带各位小伙伴一起了解夏商周服饰:

商周时期的服饰,主要是束发为髻、头戴冠冕或头巾,上衣下裳、腰间束带,这奠定了华夏民族服饰的基本形制。

夏商周的服装发展已经上升到治国的高度,尤以周代为最。周代服装制度对后世具有示范性作用。夏商周时期,帝王举行祭礼时都穿冕服。这种象征统治者权力秩序的冕服制度,是维护统治的手段之一,使社会有了稳定的秩序,达到“垂衣裳而治天下”、天下太平的目的。周代的冕服制度渐趋完善成熟,并把冕服制度纳入了“礼治”范围。

周代服装的生产与管理也做到了定编制、定职责、定款式、定标准。从《诗经》、《论语》等古籍可知,周朝专门设有“司服”一职,即掌管服装制度的实施与安排帝王贵族的穿着。据《周礼》记载,西周初期,统治者设置专门机构和官吏对纺织手工业者进行管理。在天官下设有典妇纺、缝人、典丝、染人等职,在地官下设有掌葛、掌染草等职。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发展,纺织生产也有极大的进步,发展服装纺织业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富国强民、发展经济的重要国策。《墨子·公孟》中有记载:“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以治其国,其国治。”虽然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国各不相同的服饰形制,但将服饰与治国相关联,诸国对服饰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一、冕服与冕服制度

(一)冕服

冕服也称冠服或章服,是古代的一种礼服,主要由冕冠、上衣、下裳、舄(鞋)及蔽膝、绶、佩等其他配件构成。冕服在冕服制度中属于最高等级,先秦时期冕服是天子、诸侯、大夫上朝或参加重大活动时穿的礼服,从首服到衣裳佩饰,都根据活动内容和官职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规定,不得僭越。

 

(二)冕服制度

冕服制度是指进入阶级社会后,用衣冠服饰区别人们贵贱等级身份的服装制度。通过对历史文献记载及出土文物的分析可得出结论:中国的冕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代,后经过商代,到了西周时期已经发展成熟。《论语·泰伯篇第八》中子说:“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平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这是说夏禹平时生活节俭,但在祭祀时则穿华美的礼服,以表示对神的崇敬,由此可见,在夏商时期冕服就已经存在了。孔子曾说:“夏礼······殷礼······文献不足故也。”这说明夏商两代的礼制文献并没有保存下来,只有周代冕服制度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并传给后世。关于周代的冠服制度、服装礼仪在周代的《仪礼》、《周礼》、《礼记》“三礼”书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冕服制度是封建社会权力等级的象征,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封闭性。

(三)冕服的基本形制

冕服的基本形制包括冕冠、上衣、下裳、十二章纹、蔽膝、舄(鞋)和其他佩饰。

1、冕冠

冕冠在秦朝以前是指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职所戴的礼帽,秦朝后专指帝王的皇冠。《礼记·玉藻》中记载:“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这说明帝王的冕冠有玉藻十二旒,悬于延板前后。其基本形式,是在一个圆筒式的帽卷上面,覆盖一块冕板,叫“延”,宽8寸,长1尺6寸,冕冠呈向前倾斜之势,象征帝王尊崇“先王之礼”的含意。冕板以木为体,上涂玄色象征天,下涂纁色以象征地。冕板前圆后方,也是天地的象征。前后各垂12旒,每串旒有12块五彩玉,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用五彩丝绳为藻,以藻穿玉,以玉饰藻,故称“玉藻”。后来玉藻也有用白珠来做成。帽卷以木、竹丝做胎架,外裱黑纱,里衬红绢,左右两侧各开一个孔纽,用来穿插玉笄,使冕冠能与发髻相插结。从玉笄两端各垂一珠,叫“黈纩”,于两耳旁边,也称为“充耳”,表示帝王勿要轻信谗言。冕冠的形制世代相传承,到清朝时冕冠才结束使用。

 

2、冕服

冕服的主体是玄衣、纁裳、玄即黑,纁即浅红色或浅黄色,上衣黑色,下裳黄红色象征天地的颜色,用玄色以喻天,黄色以喻地。天玄地黄,取天地之色服之。上衣下裳要绘绣章纹图案。衣裳之下衬以白纱中单,即白色的衬衣,下裙腰间有束带,带下垂以蔽膝,天子的蔽膝为朱色,诸侯为黄朱色。

 

3、蔽膝

蔽膝是佩挂在下裳腹前的一块长条布,早期用皮草制成。上窄下宽,有图案。原为遮挡腹部与生殖器部位,后逐渐成为礼服的组成部分,再以后则成为贵族地位身份的象征。蔽膝用在冕服中称为芾,用在祭祀服中称黼、黻,用在其他服装上叫做袆韠或韠。《说文》:“袆,蔽膝也。”《释名》:“韠,蔽也,所以蔽膝前也······”蔽膝为俗称。蔽膝、芾、袆、韠、韨(fú)是同物而异名,用在不同场合叫法各异。蔽膝在先秦时是区分尊卑等级的标志,到秦代时废除,代以佩绶制度。

4、舄

舄是一种木与皮的夹层双底,面为兽皮鞋。鞋底较厚,在隆重典礼时穿赤色舄,与下裳同色。舄为古代冕服的重要组成部分。

5、十二章纹

十二章纹是绘、绣在冕服上的图案纹样,是夏、商、周及以后封建社会时期服饰等级的标志。根据服装用途,章纹图案依次递减。十二章纹分别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各有其象征意义。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象征着帝王皇恩浩荡,普照四方;山代表着稳重性格,象征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龙是一种神兽,变化多端,象征帝王们善于审时度势地处理国家大事和对人民的教诲;华虫,通常为一只雉鸡,象征君王者要“文采昭著”取其有文采之意,宗彝,是古代祭祀的一种器皿,通常是绣、绘虎纹和蜼纹,象征帝王忠孝的美德;藻,象征皇帝的品行冰清玉洁;火,象征帝王处理政务光明磊落,及火焰向上有率士群黎向归上命之意;粉米,就是白米,象征着皇帝给养人民、安邦治国、重视农桑;黼,为斧头形状,象征皇帝做事干练果敢;黻,绣青与黑两弓相背之形,代表着帝王能明辨是非,见恶改善的美德。由此可见,十二章纹的使用,不仅是帝王贵族操行的象征,更是统治阶级权威的标志。

按照《周礼·春官·司服》的解释为:日月星辰,“取其明也”;山,“取其人所”;龙,“取其能变化”;华虫,“取其文理”;宗彝,“取其忠孝,部分绘成虎与猿形,虎,取其严猛”,猿,取其“智”;藻,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养人”(滋养);黼,取其“割断”(做事果断之意);黻,取其“背恶向善”。

十二章纹制度在周代已经完备。《周礼·春官·司服》中记载,周代君王用于祭祀的礼服,开始采用“玄衣纁裳”,并绘绣有十二章纹,而公爵用九章,侯、伯用七章、五章,以示等级。

 

(四)冕服种类

根据《周礼·春官》所记,周代天子冕服有6种: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其中,大裘冕是周王祭天所用,十二旒冕冠,玄衣纁裳。上衣绘绣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纹,下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纹,因此又称十二章服。衮冕为周王吉礼所用,配九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绘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纹,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共九章纹样。鷩冕为周王祭先公、飨射所用,配七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绘华虫、火、宗彝三章纹,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纹,共七章纹样。毳冕为王祀四望、山川所用,配五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绘宗彝、藻、粉米三章纹,裳绣黼、黻二章纹。絺冕为周王祭社稷、祭先王所用,配四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绣粉米一章纹,裳绣黼、黻二章纹,共三章纹样。玄冕为王祭林泽百物、天子朝日时所用,配三旒冕冠、玄衣纁裳,衣无章纹,裳绣黻一章纹。

(五)冕服沿革

冕服的形制与制度对我国古代服装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冕服制度是建立在奴隶主利益基础上的,是夏商周奴隶主贵族身份的象征。冕服的等级制度森严,在不同的礼仪场合有着不同的穿戴内容,冕服上的图案纹样内容的政治意义大于审美意义。冕服制度自西周以来已经完善,被历代封建帝王所传承,在以后不同朝代都曾用冕服制度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其内容虽然有增无减,但总体变化不大。另外,历史上除中国外,冕服还在东亚地区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出现,作为国君、储君等人的最高等级礼服。冕服形式在清朝建立后因服饰政策变更而随之终结,但冕服制度的基本特征并没有改变,反而有所加强,冕服上特有的显示阶级的章纹图案,通过变换形式而仍然被帝王、王后、高官的礼服与吉服所用。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的“祭祀冠服”也将“章纹”施于服装中,作为区分等级的标志。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冕服制度才彻底消亡。

二、弁服

弁服是仅次于冕服的一种礼服,穿用场合较多。“冕服最尊贵,弁服仅次之。”弁服也是上下分离式套装,不同之处是冠下无垂珠(无旒),服装上没有纹章图案。

周代弁服有4种:爵弁服、皮弁服、韦弁服、冠弁服。爵弁服是戴爵弁,穿玄衣纁裳,用于君祭、迎亲等;皮弁服是戴皮弁,穿白衣素裳,用于一般在朝场合;韦弁服是戴韦弁,穿赤衣赤裳,多为兵士所穿的服装;冠弁服是戴冠弁,穿黑衣素裳,多为田猎时的服装。周代弁服制度,后代沿用但有所不同。

 

三、玄端

玄端是先秦帝王的日常服,为闲居时所穿的服饰,也可成为诸侯、士大夫穿着的通用礼服。冕服和弁服是在隆重的特定场合下穿用的礼服,而玄端服则是日常用的礼服,用途广泛。古书记载:周代男子朝穿玄端,夕穿深衣。因为早上的礼仪更郑重,叩见父母时也穿这种衣服。玄端也是上衣下裳,色彩以黑色为主,因无图案纹饰而被称为“玄端”。

玄端与弁服款式大体想同,只是收袖口式不同,衣袖(袂)收口1尺2寸。收袂的风气一直保留到汉代,魏晋以后才以广袖为风尚。玄端的穿法是:上穿玄色(黑色)衣服,下穿黄色裳,腰间束大带和革带、配敝膝,裙内着白色中单露出裙外。

 

四、袍服

袍服是上衣与下裳连成一体的服装,秋冬季的袍服有夹层,夹层里装有御寒的丝絮。在西周时代,袍服仅作为一种生活便装,而不作为正式礼服。军队战士也穿袍,《诗·秦风·无衣》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是描写军队士兵在困难的冬天共同合披袍服客服寒冷的诗篇。商周时期袍服有直裾和斜裾两种,直裾袍可分为交领直裾袍和圆领直裾袍。斜裾袍后来演化成深衣。西周的百姓以斜裾交领袍服为常用礼服,奴隶则不穿袍服而穿简单的遮身衣物,通常是圆领短衣。

五、裘衣

裘皮服装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裘”字。在历代诗书中关于裘皮的记载也很多,如《诗经·小雅·大东》中有“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的记载;《论语·乡党》有“缁衣羔裘”之说;成语“集腋成裘”意思是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稀少且珍贵并有积少成多之意。商周时期的裘衣,除羊皮、牛皮、貂皮、熊皮等兽皮外,还包括鸟类羽毛织成的衣服,如鹤裘、孔雀裘等,这类裘衣金翠辉煌,是极名贵的珍稀之物。古人穿裘之初是为生活需要,后期裘衣渐渐成为上层人物的专用衣着,象征身份,地位和荣耀。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