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复兴从开始的举步维艰、情怀满满,如今同袍数量发生了指数级的上涨,引来话题不断,各方势力摩拳擦掌,伺机而动。这是我们盼望的,却也是担心忧虑的趋势。
面对各方新生势力介入,汉服复兴即将迎来又一次大考。我们做好准备了么?大考前一定要划好重点,才能处变不惊。由于汉服复兴起点的草根性,综合各方面资源来看其唯一的优势就是我们是汉服复兴运动的原住民,在此深耕多年,应该着重于现代汉服体系构建上发力。拥有了完整体系才能把握未来汉服运动的兴衰走向。
今天我就汉服体系的三个方面与大家探讨,抛个砖。大家有听我的汉礼策划师课的都知道,礼有三个要素:礼义、礼法,礼容。我们就也从这三个方面来切入。
先谈第一点礼义:即汉服的义理基础、民族属性。以礼义为基石,剥离汉服的朝代、阶级属性,重建着装礼仪与规范,引领生活风尚。实现服饰形象与身份、场合的协调统一。这不仅是理论上,更具现实指导意义与社会践行价值。这里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却极其重要。
我们要从义理思辨的层面守住初心,来诠释汉服的社会价值,打造汉服的生态系统。
礼义基础有三
追本:尊德性,立乎其大
去民族虚无主义,让华夏民族意识觉醒。汉服复兴运动就是从民族意识觉醒而发端的,义理思辨,为汉正名。如果丢失了汉本位,就只能是一场服饰复古运动。
溯源:道问学,以尽其小
去历史虚无主义,让传统意识回归。从历史中溯源、总结,考古、求证,只有把时间拉的足够长,建立正确的历史观才能着眼当下,洞察未来。
立信:志在未来
衣以载道,去文化虚无主义,重建文化信仰。从生活底层基础全面脱离对西方文化附庸、追随,全面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信仰。如果我们仅仅停在浅层的娱乐消遣终将会把这点资源消耗殆尽,成为一股潮流而消散。
这里表述的三点,不是说每个阶段完成就算完事了, 而是要把这三个基础层面构建成“三驾马车”,能够持久发力推动汉服生态健康发展。就好比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汉服复兴的三根重要支柱。
礼服:指导冠婚、丧祭等重大仪式场合,让汉服合礼化。汉服的礼服体系尊古层面会更多一些,报本反始的理想会在这里集中体现。从历代发展来看,这里寄怀的理想主义往往是超越现实的。这点尤其难能可贵,是我们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原因之一。故历来礼服都会在尊周(即三礼学在这里具有超现实的指导意义)的理想上结合现实折中解决。
盛装:让家庭以及个人在一些传统节日或其他的纪念行为里有约定成俗的盛装选择。牺牲一些便利性,给自己的生活添加一些仪式感。盛装会普遍介于礼服与正装之间取中,偶有僭越。
正装:日常的工作、生活、社交等正式场合穿着使用,得体、大方并能充分显示其职业素养、审美品味,首要考虑的是社交属性,实用便利相对会次要一些。
便装:相当于是休闲、运动场合穿着,主要是轻松、舒适。兼顾个人的审美情感。
舞台展示:应用于推广宣传,可以将以上四点集中体现便于科普。
体验:对初入汉服的同袍,可以快速满足大家对汉服礼服、盛装的追慕,而后回归生活,回归常理。
注:汉服生活应用角度实则只有前四点,限于汉服复兴现状,五、六两点占比及作用都还非常重要,故在此单列补充。
礼服、盛装尊周溯源,正装、便装融汇生活追求新潮;某种创新一但在正装、便装中获得普遍认同就会影响到盛装或礼服变化。只要经得起时间考验,当世创新就会变成后世的传统,从服装发展史中可见一斑。南北朝到唐、五代十国到宋、元蒙到明,华夏文明每一次失落,皆能一次次溯源尊周的基础上再发新枝。在如此交替中知其常达于变,继而千年未曾中断。
因为此间我们追求的民族精神没变,历史脉络没断,文化信仰没丢。但在追求民族精神、汉本位思想也会产生另一个严重的误区,值得大家警惕。就是过度追求“义理”的绝对正确,从而与世人产生严重的疏离感,加之冒进、意气,舍弃中道,当现实与理想反差时就会产生重大冲突,反而让结果变的非常糟糕。用一堆干枯的大道理并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的更美好,更不能用这种“ZZ正确”实施道德捆绑。只有用对方法,让义理触达人心才会产生实效的社会价值。
以上文章来源于缘汉汉服汉礼生活馆 ,作者缘汉廊桥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