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王凯泰《中元节有感》

因为中元节的存在,中国民间也称农历七月为鬼月。在传统观念里,七月鬼门打开,鬼都会从阴间来到人间,寻求供奉,看望子孙,直至七月末鬼门关闭前返回阴间。实际上,如今的中元节经历了世俗七月半、道家中元节、佛教盂兰盆会的错杂融合,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图片来源:万年历

中国有着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的传统,人们相信逝者将以另一种形式存在,并且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鬼”就是其中一种。

如果非要给鬼的形象添加一个背景颜色,无疑黑色会是大多数人的选择,神秘、肃穆、压抑等在黑色幕布的遮掩下衍生发酵,催生了人类的恐惧。

而从小听到大的鬼故事则时刻支配着我们的恐惧,尤其是在百鬼齐聚人间的七月,除祭祀及其代表的伦理孝道被频频提起之外,人们不可避免地谈论起七月禁忌。

忌吹口哨、忌乱看、忌披头散发、忌勾肩搭背、忌夜游、忌偷吃忌品……一言一行都在七月有所约束,这种约束不是外力施加的,而是人内心对于鬼魂的敬畏、恐惧、追求安稳等情绪所使然,我们相信大意冒犯存在风险,与神秘莫测的鬼灵交恶似乎不是明智的选择。

——图片来源:万年历

从七月禁忌到“人在做,天在看”“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举头三尺有神明”等俗语可见,中元节和鬼神让我们在感恩祖先、追思自勉的同时,也获得了另一层面的特质——敬畏感。在敬畏鬼神、寻求“人鬼和谐”的追求中对自我有所约束、有所要求,从而敬畏自然、敬畏生活,或许这也是传统节日中元节的一大意义所在。

孟兰盆节:百鬼夜行,百感交集

日本的平安时代,据说是一个幽暗未明、人妖共处的时代,人类和妖怪的住所在空间上是重叠的,只不过人类在白天活动,而妖怪们则是在夜间出现。但是,无论如何恐怖,“百鬼夜行”的景象也只会出现在夜间,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投射大地之时,所有的妖魔鬼怪都会消散无踪。

——《今昔画图续百鬼·日之出》

受中国文化影响颇深的日本有着与中元节相对应的节日——盂兰盆节,日本飞鸟时代由隋唐传入,后来与当地民俗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现如今,盂兰盆节已成为仅次于元旦的重要节日。 每逢盂兰盆节到来时,日本各企业均放假一周左右,使得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回家祭祀,祭拜扫墓、沐衣起舞、水上放灯等祭祀先人的活动展开,这些带有独特日本风情的活动,在生者与逝者之间承载着思念、祈祷、祝福等多重情感,成为日本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图片来源:互动百科

事实上,在盂兰盆节经年的发展与演变中,团圆和感恩等新特质也被增添进来——四方游子归家团圆,感恩问候关照过自己的友人、同僚……在岁月更迭中增添新质,或许是盂兰盆节作为传统节日未曾颓败的原因之一。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在日本,传说在盂兰盆节时期,来自阴间的魂灵将在人间的大街小巷游荡,于是有了“百鬼夜行”的说法。即使百鬼夜行,在恐惧之外,日本人也希求获得些许其他内容,关于感恩、团圆、期许、惩恶等等。 日本百鬼中包括许多付丧神,它们的诞生皆是因为旧器物被遗弃,继而心生怨念而成,侧面映照着感恩主题。例如三味长老由曾被名人使用、但为后辈舍弃的三味弦琴化成;琵琶牧牧由中古时候顺德天皇颁布法令《禁秘抄》并烧毁的著名琵琶“玄上”和“牧马”形成;贝儿则由被遗弃的装贝壳的器具衍生而成……

——图片来源:《百鬼夜行》

——图片来源:《百鬼夜行》

关于惩恶主题,目目连则是其中的代表。目目连多出现在无人宅邸的纸门纸窗上,喜欢在雨夜时出现,但不会伤害善良的人,只有做过亏心事的人才会被目目连夺取双眼,并成为目目连的一部分。

——图片来源:《百鬼夜行》

我们缺少什么,便希求得到什么,对于感恩、珍惜、团圆等特质的向往终会促成我们去寻求、去拥有,使其成为某一部分的自己。在与诡异空间的接触中,除惧怕之外,我们或许要从死亡分界点之中感悟些什么,毕竟死亡是某种意义上的终结所在。

亡灵节:有一种死亡是彩色的 对于纽约、巴黎或是伦敦人来说,死亡是他们轻易不会提起的,因为这个词会灼伤他们的嘴唇。然而墨西哥人却常把死亡挂在嘴边,他们调侃死亡、与死亡同寝、庆祝死亡。死亡是墨西哥人最钟爱的玩具之一,是他们永恒的爱。

——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奥克塔维奥・帕斯

2017年11月,一部取材于墨西哥亡灵节的电影《寻梦环游记》走进人们的视野,炫彩斑斓的视觉效果、娓娓动人的音乐与幽默温馨而带有些许诡异的叙述方式相辅相成,刻画出生动而又立体的人物,囊括了亲情、爱情、自由、梦想等系列情感,与此同时,也向世人诠释了一个永恒命题的另一面——死亡的彩色状。

——《寻梦环游记》海报

这部颇具魔幻色彩的动画无时无刻不映照着于每年的10月底11月初举行的墨西哥亡灵节的现实。主人公米格进入的异域世界影射着墨西哥人坚信的逝者灵魂聚集的多彩之城;无毛犬丹丹是墨西哥人心目中鬼魂穿梭于异域世界和人世间必不可少的灵媒;影片中多次出现的万寿菊是墨西哥文化里引领亡灵的花朵;影片中人物的装束映衬着亡灵节时墨西哥人的独特装扮……

——电影《寻梦环游记》

亡灵节里,糖制骷髅头、祭祀面包、花纹繁复的彩色剪纸、多彩鲜花以及跳跃着的烛光等等构成了彩色死亡的一部分,在鲜活的彩色元素的陪伴下,墨西哥人表述着“死亡不是终点,而是灵魂在新世界的新起点”“被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等独特的世界观——怀着对先人的思念、对死亡的乐观、对更好明天的期待,在墓地上守候一整夜,甚至伴随着音乐载歌载舞。在这个节日里,死亡是彩色的,没有惧怕没有恐慌,只有超脱于生死的无尽狂欢。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这是一个神圣的时刻,逝者与所爱相聚,生者与记忆相逢。生死离别被断然抛弃,目光所及处尽是重逢的喜悦。在龙舌兰酒的迷醉中,在色彩的斑斓交错中,“万岁,玛雅!万岁,阿兹特克!万岁,远古的众死神!”的呼喊格外动人心魄。 于是,我们在墨西哥人对死亡的钟爱中窥见,除黑白之外,死亡的另一种面貌——五彩斑斓。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世界各地关于鬼神的节日还有很多:欧美的万圣节、马达加斯加的翻尸节、巴伐利亚的邪神游行……我们在神圣的仪式中,以祭祀为标志向过往致敬,同时另有所得。

——图片来源:joy.org.au

上述的收获不过是冰山一角,那些新质交错融合,在世界各地的仪式中闪现,我们可能获得其他,可能获得更多。不停留于对鬼神的恐惧,更好地从心出发,这才是祭祀仪式交给我们的永恒命题。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