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胡服骑射,还要说说这位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

武灵王自念赵国北边于燕,东边于胡,西边于林胡楼烦,与赵为邻,而秦止一河之隔,居四战之地,恐日就微弱。乃身自胡服,革带皮靴,使民皆效胡俗,窄袖左衽,以便骑射。国中无贵贱,莫不胡服者。废车乘马,日逐射猎,兵以益强。武灵王亲自帅师略地,至于常山,西极云中,北尽雁门,拓地数百里。

——《东周列国志》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就像希腊神话中的无敌大力士海格力斯一样,是一位英雄,历史恰恰却让他坐到了赵国王位的宝座上面。然而,他的舞台,不在政治,而在于军事。在军事治理方面,赵武灵王是有天赋与魄力的。他能把赵国的军事实力提高到战国初期东方六国居首的水平,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对于国与国来说,战场的胜负拼的是实力,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以及强大的经济后勤保障。没有实力只能被动挨打。如有实力,小则可以欺负别人,大则可以兼并天下。有雄心的赵武灵王想的是“志吞四海”。

他学习了周边国家和地区军事上的优点,决定在赵国搞场彻底的军事改革,实行全民皆兵,改变赵国传统式长袍大褂的服装与靠步兵作战的落后状况,全面推行胡服骑射,建设中原地区最强大的骑兵队伍。

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说:赵武灵王“吾欲胡服”的号召,在一开始进行的并不顺利,“群臣皆不欲”。但赵武灵王坚信“世有顺我者,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在这种信念的坚持下,赵武灵王率先穿上胡服,革带皮靴,窄袖左衽,以便骑射。自己学得差不多了,又下令全国军民一体效仿。

中国古老的传统是:上有所好,下必从焉。既然国主都这样做了,带头在先,做的还有模有样,臣民们还能有什么意见呢?

于是,赵国上下踊跃响应,不亦乐乎。

于是乎:赵国上下,不分贵贱,齐齐脱下长袍大褂,换上了便于战斗的短袖戎装。胡风,胡服,骑马,射箭,练兵场上,杀声震天,雄姿英发。赵国顿时气象万新。

全民皆兵,且都是灵活便于机动作战的骑兵,要速度有速度,要战斗力有战斗力,赵国兵员厚实,军事迅速强大,一下子就将东方各国甩在了后头。赵武灵王指挥着赵国强大起来的军队,开始开边拓土,很快就把赵国的边界向北推移到与燕、代相邻,向西北扩展到云中、九原二郡,取得了新拓几百里国土的好成绩。

事实证明,赵武灵王在军事上确有天赋,称得上是战国君主中当之无愧的超一流军事家与实干家。

赵武灵王的“吾欲胡服”究竟是怎样的服饰?

最重要的一点,

与以右衽为特征的汉服相比,

胡服的特征是左衽。

右衽 – 曲裾深衣
错误的屈原画像

《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会披散着头发、衣襟朝左边开,像落后的民族那样了。

被发左衽,读音pī fà zuǒ rèn。左衽,我国古代部分少数民族或是汉族死者所着的服装,前襟向左掩,不同于中原一带人民的右衽。衽,指衣襟。

《礼记·丧大记》:“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

这便是说,死者的衣服采取左衽的形式。

《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会披散着头发、衣襟朝左边开,像落后的民族那样了。

被发左衽,读音pī fà zuǒ rèn。左衽,我国古代部分少数民族或是汉族死者所着的服装,前襟向左掩,不同于中原一带人民的右衽。衽,指衣襟。

《礼记·丧大记》:“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

这便是说,死者的衣服采取左衽的形式。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