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漫步了五千年。
看见,繁花落尽,空气中,
只留下缕缕暗香浮动。
当清风乍起,我也时常忍不住轻舞飞扬。
而现在,我更多的是在古老的弦乐声中,
唱一曲,似水流年。
留下一片,转身后的,奼紫嫣红。
我是谁,来自何方?又将往何处?
从上古时代开始,自成一系的汉族服饰,就伴随著华夏人民的生活点滴,是中国文明的重要象徵。在创世传说中,她讚颂著先祖炎黄的丰功伟业,在历史长河中,她记录著华夏民族的演化轨迹,只是如今却被西式服装取代,渐渐地消失。对于传统文化的没落,我们似乎已经司空见惯,觉得少一两个没什麽。但是每天少一两个,下一个三百年,还会剩下什麽?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的形态,贯穿了各个时期的历史。中华民族以汉、满、蒙、回等56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民族服装。由她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从三黄五帝时期一直到明朝末年,在中原这块土地上,华夏(汉)民族所穿著的服饰,称为"汉服"。并非人们误以为的"汉朝的衣服",也非在影楼中作为古装摄影的服饰。虽然影楼装外形上与汉服有所相似,但两者有根本上的不同。影楼装只有单纯的审美价值而并不具备任何文化底蕴,是摄影艺术家借凿汉服的风格而製作出的服饰。
汉服有一个正式名称为"华夏衣冠",在古代更有华丽的名讳,称为汉装、华服、汉衣冠。她包括衣裳、首服、髮式、面饰、鞋履、配饰(注1)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并非仅仅是一件衣服﹔浓缩了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缬夹、锦绣等杰出的工艺和美学,充分体现了锦绣中华。汉服分为官服和民服,官服又分为礼服和常服,民服也可分为礼服和常服。另外还有戎装,是武官武士在打仗时穿的。
女子首服。髮簪、髮钗等头饰。
面饰。花细。女子贴在两鬓、眉间或面颊上的一种花朵形装饰物。
鞋履。绣花鞋。是华夏民族独创的手工艺品,同时也是鞋文化和刺绣艺术的完美结合。
配饰。璎珞。原为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唐代被爱美求新的女性所模仿和改进,变成了颈饰。
配饰。禁步。以彩线将玉佩穿组成一串繫在腰间,最初用于压住裙摆。佩戴行步之时,发出的声音缓急有度,轻重得当。若是节奏杂乱,会被认为是失礼。
配饰。团扇。又称宫扇。圆形或近似圆形扇面,扇柄不长。
配饰。手镯。用金、银、玉等製成,套在手腕上的环形装饰品
配饰。四方包。
配饰。披帛。搭在肩上或缠绕在手臂间的长条形状巾子,在唐代广泛流行。通常都是薄薄的纱罗裁成,上面有印花,或者是金银线织的图案。分两种:一种横幅较宽,长度较短,多为已婚妇女所用﹔另一种长度可达两米以上,多为未婚女子所用。
她以含而不露的矜持、如水的温柔,在朝代的更替中翩翩起舞,穿越了千年的历史。礼仪之邦的教化使她深邃,文明古国的工艺使她华美,天汉的雄威使她庄严,盛唐的光环使她绚丽。她丰富,她悠远,她高洁,她远播四海。日本、韩国、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鑑汉衣冠制度。然而,就在她绽放无比耀眼的光芒时,却突然从神州大地上消失了。
明朝灭亡,满洲人入侵中国建立政权。为了使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汉人臣服,他们不单对汉人进行残酷的大屠杀,更用尽方法消灭汉人的民族意识。"剃髮易服"的制度要求成年男子一律剃髮垂辫,改穿满族服饰。汉族对于清政府的命令极力抵制,被捕杀的人不计其数,反抗活动此起彼伏。为稳定局势,不得不实行"十从十不从"的政策,即对汉族男子严格要求遵从满族服制,而汉族妇女仍沿用明朝服制。满族妇女以旗袍为主,衣身修长,衣袖短窄,与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的中国服装形制成鲜明的对比。没有衣冠的支持,加上奴隶制度统治,中国的礼乐制度自始崩溃。汉服从此在中华大地上绝迹。
左传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自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以来,华夏民族的服饰便已承载了比保暖蔽体更多的美学意义和文化意义。华夏复兴,衣冠先行。中国灿烂悠久的服饰文明需要我们了解、传承、并且珍惜。 2003年,民间人士王乐天先生把汉服穿上了街头。他坦然地穿过人群,走在郑州最繁华的街道上。自此,"汉服运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注2)
汉服最主要的特色是交领右衽、繫带隐扣、宽衣博袖。(注3) 除此之外,每件汉服背部的正中间,都有一条垂直的缝纫线,称"中缝" ﹔寓意做人要正直。而衣袖要有接缝,称"接袖",寓意勤俭节约的美德。同时两袖要水平,寓意做人要公平公正。
汉服的结构分为十个部分:领、襟、裾、袂、祛、袖、衿、衽、带、系。
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内衣、中衣、外衣。
内衣包括抹胸、肚兜、裹肚、主腰、犊鼻褌等。
中衣包括中单、中衣、中裙、中裤等。
外衣按照穿著部位和长度分为长装、上装和下装,如深衣、圆领袍、衣裤、襦裙等。
她以四书五经为中心,通过舆服志的沿袭,千年来,礼服严格遵循礼制,并未有太大的变化,而百姓常服则随著时代变迁越来越丰富。从黄帝到明代,四千多年的时间裡,汉民族凭藉自己的智慧和信仰,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虽然发展至当代已无阶级、朝代区分,但仍可根据剪裁方式的不同,分为分裁制和通裁制﹔根据穿著的不同,分为衣裙制和衣裤制。
深衣
大约在周代就出现了,在春秋一直到汉代,曲裾和直裾是深衣的主要款式,在三国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裾,唐史中也有士人穿深衣的记载,到宋代又出现了朱子深衣。因其丰富的文化意蕴,被视作汉服的重要代表。其上衣下裳分裁,然后在腰部缝合,成为长度到脚面的长衣,以示尊祖承古。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为古代诸侯、大夫等阶级的家居便服,是庶人百姓的礼服。象徵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根宽大,袖口收祛,象徵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徵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徵人道正直﹔下襟与地面齐平,象徵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徵两仪(天与地、阴与阳)﹔上衣用布四幅,象徵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徵一年十二个月。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与天地自然相融合。
曲裾
全称曲裾袍,原称绕襟袍,通常做礼服用。又分为短曲裾、双绕曲裾或三绕曲裾,特点是衣襟接长向后交掩。流行于先秦至汉代,开始男女均可穿著,后来男子曲裾愈来愈少,曲裾作为女子衣装保留的时间相对长。曲裾袍衣长曳地,行不露足,具有含蓄、儒雅的特徵。东汉末至魏晋,女子深衣式微,襦裙成为主流,曲裾深衣自然也差不多消声匿迹。隋唐之后,大行其道的女服则是襦裙。
直裾
全称直裾袍,又称襜褕。直裾下裳部份剪裁为垂直,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没有缝在衣上的繫带,由布质或皮革製的腰带固定。汉代以后,由于内衣的改进,盛行于先秦及西汉前期的曲裾已属多馀,本著经济胜过美观的历史发展原则,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成为深衣的主要模式。
朱子深衣
为礼服,多用于祭祀场合。是根据朱熹的《朱子家礼》记载考证的深衣。是朱熹对《礼记》深衣篇所记载之深衣的自我认识和研究的产物。
由于在频繁的社会活动中行动不便,男子汉服的制式从衣裳发展到深衣,而分开裁剪再拼接还是觉得麻烦,于是又发展成了上下通裁的长衫。按照通裁制做出来的汉服,根据形制的不同,可分为襴衫、圆领袍、直裰、直身、道袍。
襴衫
始于唐朝,流行于宋明。在膝处有一道接缝,称为"横襴",一般认为这是刻意加上的,以示上衣下裳之旧制。领子多用圆领,后来的襴衫也遵循了这一点,不过领边变宽,并且接衽了。在古代,多为职官公服,学子亦多穿著。
圆领袍
又名盘领袍,顾名思义领子盘于脖下,为圆形。在汉朝初年就出现的一种服饰,早期作为内衣的存在。魏晋南北朝后,开始作为正装穿著于外。流行于隋唐至明末,无论男女皆可穿著﹔在各个时期,细节上有很大的差别。领型分为交襟直圆领、开襟直圆领和曲圆领。袖型分为大袖(魏晋南北朝至宋)和琵琶袖(明)。
直裰
交领,衣长过膝,无摆,穿著时搭配腰带﹔因其衣长而背有中缝直通下摆,故名直裰。是一种比较宽大的长衣,造型雍容儒雅。宋朝已有此衣式,为一般士大夫平时所穿,也是明朝士人主要的便服款式。若加内摆则为"道袍",加外摆则为"直身"。
道袍
交领右衽大袖长袍,领子常镶白色护领,收袖口,衣身两侧开衩,从外襟的左侧和内襟的右侧开衩处分别接出一片布,一般打三道摺,纳入后襟至中脊处,谓之"暗摆"。
女子汉服历代以上衣下裳的襦裙制为主﹔襦,即短上衣﹔裙,即下裙。虽然各个时期各有流行特色,但女装的基本形制并未改变。根据衣领的不同分为交领和直领(对襟)。根据裙子穿著高度的不同分为齐腰、高腰、齐胸。根据长短厚薄的不同分为长襦、短襦、单襦(衫)、复襦(袄)。裙子通常为一片式合围裙,按製作方式可分为褶裙和片裙等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