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正月十五,迎来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节!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其热闹程度堪称中华民族“狂欢节”。在这一天,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逛庙会,其乐融融。

正月十五元宵节,

这些传统你还记得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由来已久的习俗。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实际上是思念亲人、渴望团圆的意思。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由来已久的习俗。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实际上是思念亲人、渴望团圆的意思。

闹花灯

闹花灯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各类花灯不一而足。

耍龙灯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老是中国的图腾,正月十五耍龙灯,代表的是一种气势,一年红火,精神倍加!

踩高跷

踩高跷俗称“缚柴脚”、“扎高脚”、“走高腿”,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形式活泼多样,深受群众喜爱。

猜灯谜

谜语能启迪智慧有饶有兴趣,每逢元宵节,很多地方都会打出灯谜,希望今年平平安安喜气洋洋。

元宵节寄托着人们追求美满的愿望,

满含着对新一年美好的祝愿。

这些习俗,你都熟悉吗?

还有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

元宵小知识

1、古代情人节

那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说的就是这天。

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不少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心上人,因此元宵节也造就了无数良缘美眷,也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

青玉案元夕

众里寻他千百度。

暮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2、正月十五为何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据说是汉文帝时期为“平吕”而设。公元前180年,大臣周勃、陈平扫除了吕氏家族的势力,拥立汉文帝刘恒登基。因为汉文帝登基的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值得纪念,因此刘恒大赦天下,与民同乐。以后每到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宫游玩,张灯结彩,与民同乐,以示庆贺。

因为那是人们正月还叫“元月”,把夜晚叫“宵”,所以叫“元宵节”。到后来,司马迁创立《太初历》时,把元宵节定位重大的节日。

“星月当空万烛烧,人家天上两元宵。”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3、今年元宵节为啥较去年“晚”19天?

一些公众发现,元宵节很调皮,去年对应的阳历日期是2月11日,今年为3月2日。而明年则是2月19日,这意味着今年的元宵节比去年晚到19天,而明年的元宵节又比今年早到11天。

同样是元宵节,为何阳历日期时早时迟呢?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最主要是由农历闰月所致。

中国目前同时使用国际通用的公历(阳历)和中华民族传统的农历两种历法。加上7个闰年,即闰年增加一个月。

这样,如果上一个农历年没有闰月,那么下一年的元宵节就会比上年提前11天左右;如果上年农历有闰月,下一年的元宵节就会比上年推迟19年左右。

天文年历显示,元宵节最早发生在2月4日,恰逢“春打六九头”;最迟出现在3月6日,时值“九九艳阳天”。就本世纪而言,最早的元宵节为2月4日,最晚的元宵节则是3月5日。

4、元宵和汤圆,你分得清么?

元宵和汤圆并不是同一个物种

汤圆是像包水饺那样包出来的

而元宵是馅料和糯米粉滚出来的

口感上不同:

元宵吃口是硬的汤圆吃口是软的煮的时间不同:

元宵煮的时间长,要10分钟+汤圆煮的时间短,3~5分钟就好了,浮起来了原料不太一样:

元宵原料:馅心硬得像麻将牌一样。外皮是干糯米粉。所以单个元宵比较重,容易吃饱。

汤圆原来:馅心是软得和包子馅差不多。外皮是糯米粉团。元宵放不久,会变红。汤圆在冷冻能到几个月左右。

因为现在速冻厂家多了,所以全国都能吃到汤圆,但是不是全国都能吃到元宵全面科普

口味上不同:

元宵独有口味:玫瑰、巧克力汤圆独有口味:肉两者都有的是豆沙、芝麻、水果。

制作工艺不同:摇元宵,工艺是”摇“:把馅心沾水,用水沾上干糯米粉,再重复N次这个过程直到它很大。包汤圆,工艺是”包“:和包饺子差不多。用的是糯米粉面团+软馅。

分布地域不同+一些其他的不同:北方主要吃元宵。经常能看到临街上摇着卖的!南方主要是汤圆,没见过谁当街包汤圆的。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这个又叫上月节、春灯节的传统节日

寄托着中国人追求团圆和美满的愿望

记得吃一碗汤圆儿,祝大家人月两团圆!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