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皇后常服也称作“燕居冠服”,其功能仅次于礼服,用在各类礼仪场合中。如皇后册立之后,具礼服行谢恩礼毕,回宫更换燕居冠服,接受在内亲属和六尚女官、各监局内使的庆贺礼。皇后常服制度经过了多次修订,洪武元年,定皇后燕居服双凤翊龙冠、诸色团衫、金玉带等,洪武四年改为龙凤珠翠冠、真红大袖衣、霞帔等。《明会典》永乐三年的制度中,皇后常服定为双凤翊龙冠、大衫、霞帔、鞠衣等。

双凤翊龙冠

即皇后燕居冠,《明会典》对其形制有详细记载:

“双凤翊龙冠,以皂縠(hú)为之,附以翠博山。上饰金龙一,翊以二珠翠凤,皆口衔珠滴。前后珠牡丹花二朵,蕊头八个,翠叶三十六叶,珠翠穰花鬓二朵,珠翠云二十一片。翠口圈一副,金宝钿花九,上饰珠九颗。金凤一对,口衔珠结。三博鬓(左右共六扇),饰以鸾凤,金宝钿二十四,边垂珠滴。金簪一对。珊瑚凤冠觜一副。”

燕居冠比礼服凤冠要小,冠口通常只罩住发髻。冠身覆以皂色绉纱(縠),冠上附翠博山(即饰有点翠的山形底托),铺珠翠云朵。上部正中饰金龙一条,左右各饰一只翠凤(或金凤),口中皆衔有珍珠宝石制成的珠滴。冠的前后部缀珍珠牡丹花,上有蕊头、翠叶等。冠身两侧饰珠翠穰花鬓(也是花形)。冠底有翠口圈,饰金宝钿花和珍珠。冠顶插金凤簪一对,簪脚较长,朝下竖立,凤口各衔一串珍珠穿成的珠结(礼服冠则无珠结)。冠后有博鬓六扇,左右各三扇,上饰鸾凤、金宝钿等,边缘垂珠滴。另有金簪一对插在凤冠底部,以将冠固定在发髻上。“珊瑚凤冠觜(嘴)一副”所指部位尚不清楚。存世的明代皇后画像有不同时期的皇后燕居冠服形象,可以看到双凤翊龙冠的细节装饰也是不断变化的。

《中东宫冠服》中的“双凤翊龙冠”插图(北京市文物局藏)

1.孝慈高皇后(初期);2.孝贞纯皇后(前期);3.孝靜毅皇后(中期);4.孝纯皇后(后期)

明神宗定陵出土了两顶皇后燕居冠,一顶是孝端显皇后的六龙三凤冠,一顶是孝靖皇后的三龙二凤冠,均为明后期式样,其中三龙二凤冠与制度中的“双凤翊龙冠”较为接近。

孝靖后三龙二凤冠通高31.7、上宽34厘米,外口径19、内口径17厘米。冠里以漆竹丝做成圆框形冠胎,冠口边缘镶金口圈一周。冠顶饰金龙一、正面饰翠凤二,皆口衔红蓝宝石珠滴,凤背满缀珍珠。两侧插金龙簪一对,各衔一串长珠结,结下分作两行,中部系金珠花三个,上下为菊花形,花心嵌宝石一块;中间为牡丹花形,花心嵌宝石五块,两行下端坠红宝石一对。冠顶共铺翠云八十片,前后饰有大珠花四朵(皆牡丹花),每朵中心嵌红、蓝宝石七块,翠叶七片;小珠花六朵(皆梅花),每朵中心嵌宝石一块、翠叶四片(顶端一朵饰翠叶十二片)。博鬓左右分开,每边三扇,每扇各饰金龙一条、翠云一片,嵌宝石二块,边垂珠络、珠滴。冠上共红、蓝嵌宝石95块,珍珠3426颗。共重2165克。

三龙二凤冠(参考定陵出土实物绘制)­­
六龙三凤冠 背面(定陵博物馆藏)

大衫、霞帔、坠子

皇后大衫为黄色,材质纻丝、纱、罗随用,直领,对襟,领间缀纽扣三对,大袖敞口,后身比前身略长,背部缝有三角形“兜子”(明初兜子在大衫后身底部),用以收纳霞帔末端。

江西省南昌市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出土过一件明代大衫实物,其前身长123、底边宽152厘米,后身长138、底边宽206厘米,两袖通长240、袖口宽91、袖根宽41厘米。衣身两侧开衩至腋下,背部缀“兜子”一片,三角形,底边长104厘米,与衣身缝死,高59厘米,两条斜边处留有开口,形成口袋状。整件大衫以五枚素缎为主要面料,领部和衣缘内侧用绢衬边,领子的左右侧还各有一个纽襻,用来固定霞帔。

大衫(参考明代皇后画像和宁靖王夫人墓实物绘制)
宁靖王夫人墓出土大衫(江西省博物馆藏)

霞帔为并列两条,制度规定用深青色(明前期皇后画像上为红色,当系参考宋制),织金云霞龙纹(或绣,或铺翠、圈金),龙纹用升降龙或全用升龙,每条霞帔前后共饰八条龙,两侧边缘饰以珍珠或圆珠纹样。霞帔的前端裁成尖角,末端平直,两条于尖端处缝合,并悬挂坠子,末端垂向身后,纳于大衫的“兜子”内。霞帔上还横缀青罗襻子一对,以使两条系连。

宁靖王夫人墓出土的霞帔为罗质,两条,各长245、宽13厘米,由一匹宽约56厘米的罗织物对裁,再对折缝合而成。两条霞帔的一端裁成斜边,并缝合在一起,呈尖形,上面缝有三条小横襻,用于悬挂帔坠;另一端则平直无缀物。霞帔距尖端(前端)121.5厘米处的内侧各缝有一个扣襻,可与大衫领部的纽襻纽系在一起,距平端(末端)91厘米处内侧各缝系带一条(襻子),可相互系合,扣襻与系带(襻子)的设计能让霞帔稳披于大衫上,不至向身前或两肩滑落。

霞帔坠子多呈水滴形或椭圆形,上端有钩,挂在霞帔前端的横襻上。坠子的材质与纹饰根据等级各不相同,皇后用玉坠子,上瑑云龙纹。

霞帔与坠子(参考明代绘画及实物绘制)

鞠衣

明代皇后在大衫之下穿着鞠衣,红色,圆领,大襟,宽袖收口,衣身上下分裁,腰部以下为十二幅拼缝,仿深衣制。前胸、后背处织绣云龙团纹,也可不饰云龙纹(用素)以及使用其他的颜色,材质亦纻丝、纱、罗随用。

《周礼》以鞠衣为王后六服之一。《礼记正义》说:“郑注《内司服》云:‘鞠衣,黄桑服也。色如鞠尘,象桑叶始生。’菊者,草名,花色黄,故季秋之月云‘菊有黄华’,是鞠衣黄也,与桑同色,又当桑生之时,故云‘黄桑之服’也。”唐代以鞠衣为皇后的亲蚕之服,形制同袆衣但无翟纹,用黄罗为之,其蔽膝、大带、衣革带、舄均随衣色。北宋皇后鞠衣与唐代大体相同。明初没有皇后亲蚕礼,因此将皇后的鞠衣用作燕居服(常服),与黄色大衫同时穿着,并参照汉晋皇后亲蚕服使用“深衣制”,但改为圆领式样。

鞠衣(参考《中东宫冠服》绘制)

四<衤癸>袄子、缘襈袄子、缘襈裙

四<衤癸>袄子又称褙子,深青色,窄袖,直领,对襟(衣襟无中缝),穿着时以左襟向右掩,形成大襟右衽的效果。衣领施缘边,饰金云龙纹,衣身饰金绣五彩团龙纹样。

缘襈袄子,黄色,直领,对襟,亦穿成大襟右衽式,窄袖,衣身两侧开衩,领、袖、衣襟等处施红色缘边,饰织金彩色云龙纹样。从明代皇后画像来看,自明英宗皇后开始,所穿袄子均为竖领式,领口缀一对金嵌宝石纽扣。

缘襈裙,形制与俗称的“马面裙”一致。裙为红色,白色裙腰,裙腰两端缀白色系带一对,前身正中为一幅光面,两侧作密褶,左右各接一幅,围合重叠于身后。裙的底边与正幅、左右两幅的侧边均施绿色缘边(边襕),饰织金彩色云龙纹样。定陵出土有装饰边襕的裙子,如孝端显皇后的红仙鹤灵芝托织金寿字纹地妆花龙襕缎裙(D19:1),前面一幅有两条竖襕,襕内饰龙赶珠、海水江崖(寿山福海)及花卉纹样。两襕之间的横襕内饰正面龙戏珠及八宝花卉纹,上有流云、下有海浪。两侧横襕内饰龙戏珠及桃花、牵牛花、荷花、菊花、茶花等花卉纹,上有行云缭绕,下有海水江崖,并以八宝纹点缀其间。形制相似的裙子还有几条,因缺乏更详细的信息,是否为皇后常服所用缘襈裙尚难确定。

四<衤癸>袄子(参考《中东宫冠服》绘制)
缘襈袄子(参考《中东宫冠服》绘制
缘襈裙(参考《中东宫冠服》绘制)
织金妆花缎裙D19:1竖襕纹样(出自《定陵》报告)

大带、玉带

大带束于鞠衣腰部,以线罗制成,颜色和鞠衣相同,如穿红色鞠衣时,就用红线罗大带。从《中东宫冠服》所绘大带插图推测,带身是一根长条形的织带,四边皆施缘边,围住腰部后在前身盘绕成结,余端下垂。

玉带即革带,《明会典》记载:“玉带,青绮鞓,描金云龙文,玉事件十,金事件三。”其形制与礼服的玉革带相同,带身为一整条,外用青绮包裱,饰描金云龙纹。所缀金、玉事件亦不明确。从《中东宫冠服》的插图分析,带身一端缀玉钩 <角枼>(带扣),另一端缀玉挞尾,挞尾前有圆桃七块(桃尖皆朝向挞尾),带身还有金质带箍等。定陵出土了孝靖皇后一条玉带(X17:6),带身为黄色素缎两层中间加夹皮革一层,其上缀圆桃九块,排列方向一致。革带一端缀挞尾一块,带身里侧缀副带,上有带眼;另一端连有带铜钎的玉带扣及玉“方策”(穿扣)各一件。系带时,将里侧副带穿入带扣内,即可系牢,又便于调节长短。里侧副带束紧后,革带的挞尾则穿入玉“方策”(穿扣)内,遮盖住里侧的带扣。这条玉带有可能是皇后常服所用。

大带(参考《中东宫冠服》绘制)
玉带(X17:6)复原示意图(出自《定陵》报告)

玉花彩结绶、白玉云样玎珰

玉花彩结绶用红、绿线罗各一条,编成花结,正中缀玉绶花一块,瑑云龙纹。花结下垂有绶带一对(即红绿线罗编结后的余端),带之末端裁成尖角,两面各缀金垂头花板一片(共四片),并饰玉坠珠三颗(共六颗),另有小金叶六个。此外,还有红线罗系带一条,和礼服所用青绮副带相似,可能是束在革带或大带之下,用来系挂玉花彩结绶和白玉云样玎珰。

白玉云样玎珰,即常服所用之“佩”。一对,顶部各缀金钩一个,下为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