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我长期以来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充分翔实的文献资料,还有我亲身实践的作品实物。希望大家读过后能有所收获。

首先我把古代带制的演化过程分成四个阶段。

先秦秦汉,萌芽与成长

魏晋隋唐,吸纳与正名

五代辽宋,融合与发展

明清近代,辉煌与消失

第一阶段 先秦秦汉,萌芽与成长

先秦秦汉的带具–带钩

古人衣着佩束的腰带有大带、革带两种,大带以布帛制作用于束腰紧身,革带多以生革为之,主要用于系佩组绶、印章、囊、刀剑等物。因革带硬而厚实,无法同大带一样系结,使用时多借助于带头扣联,此类带头通常被制成钩状,称为带钩,省称为钩。带钩起源较早,一般认为不迟于春秋时期。《左传》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墨子·辞过》:“铸金以为钩,珠玉以为佩”;《荀子·礼论》:“缙绅而无钩带”;《庄子》“以钩注者惮”、“窃钩者诛”;《孟子·告子》:“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上引文献中的“钩”均指带钩。春秋战国墓出土的带钩实物也不少,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带钩与楚简简文互证,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带钩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了。

在战国中晚期的使用相当普遍,出土及传世皆很多,很多带钩制作考究,镶金嵌玉,雕铭文,美不胜收。带钩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皮带卡,主要用于钩系束腰的革带,多为男性使用。人们使用带钩,不仅为日常所需要,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尤其王公贵族、社会名流所用带钩甚为精美,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

带钩质地有金、银、铜、铁、玉、石等多种,玉质带钩是其中较为珍贵的一类。关于玉带钩的起源,不少研究者认为始见于史前良渚文化时期。在已发现的良渚文化墓葬中,死者尸骨下半部出土一类短而宽的玉质钩形器,正面投影呈长方形,两端下卷,一端有两侧对钻而成的圆孔,一端卷成弯钩形,据此有人认为该钩状物就是玉带钩的初始形态。由于无法确知良渚时期的衣冠服饰及用玉制度、佩玉习俗,至今又未能发现良渚文化之后至西周时期的带钩实物,春秋之际的带钩与上述短宽钩状物形制差别较大,因而良渚文化中的此类器是否就是后世的玉带钩尚难以作出肯定的结论。目前所见的早期具成熟形态的玉带钩始见于春秋中期墓葬中,这类带钩已具备了钩首、钩身、钩钮三部分完整结构,其分布区域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西周时期是否有玉带钩存在,有待于今后出土实物补证。带钩的出现与流行,应与古代衣冠服饰的演变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我国春秋以前的衣着形制,是上体的“衣”与“裳”分开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衣冠服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开始出现上衣、下裳联为一体的“深衣”,这种服饰制度的变革使革质腰带——革的大量使用与流行成为可能,用于扣系带的带钩亦随之大量出现并流行起来,春秋之前的带钩很难发现,这或与当时的衣冠服饰制度有关。

目前已知的最早玉带钩,出土于陕西凤翔高庄秦墓中,年代约在春秋中期。河南固始侯古堆、湖北曾侯乙墓及山东鲁国墓地出土的玉带钩,时代为春秋晚期至战国初。河南泌阳官庄北岗秦墓也出土了阴刻勾连雷纹的精美玉带钩,中穿一金属扁柱,是这一时期带钩中较为罕见者。春秋至战国初期玉带钩出土量不多,分布区域小,少量带钩还没有钩钮,有的钩尾穿琢一方扁状孔用以系革带,表明这一时期应为玉带钩的始创阶段。从总体情况看,此期玉带钩体型较小,长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最小的不足2厘米。雕琢工艺简单,多为水禽形,钩首向上回望,体背设钮,素面或刻卷雷纹。钩钮多靠近钩尾,随着年代后移,钩钮有渐离尾部而向体中部靠近之势,长度亦渐趋加长。

到了战国中、晚期,玉带钩的制作与使用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玉带钩出土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制作工艺精,其形制、长度、纹饰较前有了很大变化,但由钩首、钩体、钩钮组成的完备形态已经定型,时代特征较为明显。体形较小的水禽形玉带钩依然沿用,但头小,颈部变细,腹面为素面或上刻细阴线纹,腹背面置钮,钮顶端大而圆。另一类常见的细长曲棒形玉带钩,体长而扁宽,有的腹部呈扁柱状,钩首多为龙首形,龙首刻琢简约,嘴短宽,圆眼外凸,仅见轮廓,腹面为素面或上刻几何、兽面纹,钮端部多方扁状,宽度约等同钩身。还有一类短宽形带钩也较流行,此类器钩首略呈方形,颈腹部同宽,多素面,有的在钩首或腹面刻有凸起的弦纹。这一时期玉带钩钩钮继续远离钩尾而向体中央移动,多数位于距钩尾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处,个别已移至钩体中部位置。带钩长度超过10厘米的已屡见不鲜,也有个别长度超过20厘米的。

汉代是玉带钩制作、使用的鼎盛时期,尤其西汉时期社会用玉之风甚盛,玉带钩在承袭战国同类器特征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与创新。这一阶段玉带钩制作用料考究,刀法简约大气,琢磨抛光细腻,纹饰线条或粗犷挺劲、简洁精整,或娴熟自然、圆润流畅,尽显独特艺术神韵。带钩出土的数量之丰,形制的多变及分布区域的广泛也是前代所无法企及的。《淮南子·说林训》“满堂之坐,视钩各异”,《秦族训》“带不厌新,钩不厌旧”。说明当时带钩使用的普遍性与形制的多样性。前代较流行的禽鸟形带钩在汉代仍十分常见,但钩首、颈部更加细长,钩身宽而略薄,钮端多呈扁平状长椭圆形,整器造型夸张变形,着力突出禽鸟的动态美感,体表多面无纹。亦见纹饰精美者,

良渚文化于1936年在良渚首次发现,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反山遗址与瑶山遗址是迄今等级最高、出土玉器数量最多、器类最为丰富、制作最为精美、最具影响力的良渚文化墓地,是良渚文化考古中最为重大的成果,曾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人类先民视玉为圣洁之物。良渚文化时期玉器得到空前发展。良渚文化玉器大致分为礼器、装饰品、组装件和杂器四大类,不仅造型端庄、品种丰富,而且有鬼斧神工的精湛技艺

良渚时期玉带钩(未确定)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用的玉钩

参观秦始皇兵马俑时可见,秦俑腰间浅浮雕出腰带,带头和带尾通过带钩而连接。带钩一般宽3~5厘米,带钩饰于带头,带尾有扣连带钩的带孔,带孔一般为3个,也有2个或4个的。钩接的方法是带头居右,带尾居左,带钩从左侧带尾孔中钩出。皮带用钩的具体使用方法分为单钩法、并钩法、环钩法三种。根据秦俑所使用带钩的实例观察,秦俑皮带用钩使用了“单钩法”,即将带钩钩柄固定于皮带的一端,钩头在皮带另一端的几个孔中选择松紧,然后从孔中穿出。

战国时期的带钩,材质高贵,工艺精美,制作十分考究。形式有多种变化,但钩体都作S形,下面有柱。其形制有八种类型:第一种:体像螳螂之腹,钩短,作龙首或鸟首形,下有圆柱,近于一端,柱顶圆形。第二种:腹作方形,钩短作兽首形,下方有方柱,近于一端,柱顶较城粗大。第三种:身短钩长。第四种:身长方形,钩短,柱方,柱在中央。第五种:腹宽有一短钩,背有柱。第六种:体作圆形、细长颈、短钩,下有圆柱。第七种:体作动物形。第八种:体作琵琶形。第九种:直线钩状

最普通的安装方法是,把钩钮镶进皮带

就像这样,方形钮装进皮带后不会晃动,圆形钮更适合配丝带使用
用时要右手持钩,勾住带尾,这样系在腰间

看先秦秦汉的带制,有一点需要留意,那就是在当时并没出现用带制度,用什么样的带具只跟使用者的财富有关,贵族用玉,士大夫用金,庶人用木石,都是财富多寡所致。这个时期的金玉带钩,做工考究,十分大气,风格和后世明显不同,当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生产力状况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带钩制作的衰落阶段,数量锐减,类型单调。这说明此时带钩的实用意义在减退。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