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子,系补缀于品官补服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块织物。为明品官服饰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饰以禽兽纹样来区分官员等级的方法最早源于唐武则天时期。在此之前的官服多采用佩印绶制和色制,是以佩饰的数量和服装的颜色等来区分等级。武则天把饰有动物纹样的绣袍赐给文武官员,以此来作为品级官位的区别(见《旧唐书·舆服志》)。后文宗年间又有所更定(见《新唐书·车服志》,唐时官服禽兽纹样可见吐鲁番出土经幡上之回鹘供养人像)。但这些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补子,真正意义上的补子要等到明代才出现。
明朝,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獬豸;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除此之外,还有皇帝作为赐服专门赐给特定人物的赐补,有斗牛和飞鱼两种。
然而,明代实际穿用并未严格按规定,以致朝廷后又下令对锦衣卫指挥侍卫者、官民服色等作补充规定,如“嘉靖六年,复禁中外官不许滥服五彩妆花织造、违禁颜色” 。从<金瓶梅>中,可看到西门庆(五品)所服补子往往越级。至于其他如舞、乐、工、吏等人,还用杂禽、杂花为“补子”,有些内臣、官眷还常做成各种“应景”补子(如灯景等)。
唯到了清代,才作了严格规定,但仍保留了文绣禽鸟、武绣猛兽的特点。
清朝,亲王补子用团龙;文一品官补子用仙鹤,文二品官补子用锦鸡,文三品官补子用孔雀,文四品官补子用云雁,文五品官补子用白鹇,文六品官补子用鹭鸶,文七品官补子用鷄鶒,文八品官补子用鹌鹑,文九品官补子用练雀;武一品用麒麟,武二品用狮,武三品用豹,武四品用虎,武五品用熊,武六品用彪,武七、八品用犀牛,武九品用海马。另外御史、按察使、提法使均用獬豸。
明清官员所用补子都是以方补的形式出现的,与明补相比,清代的补子小而简单,前后成对,但前片一般是对开的,后片则整片织在一起,主要是为了便于穿着。前片官补正好位于清代官服的前胸,为便于解系纽扣,只能将前片对半分开。明朝的补子前后图案一致,而清朝的补子分前后两半。明朝的补子一般在40厘米见方左右,清代则一般在30厘米左右。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