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冠弁类

冕冠

冕冠是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一种礼冠,专用于重大祭祀。夏代已经有其制,称为“收”,商代称“冔(xu一声)”,周代一度称为“爵弁”,后改称“冕”,又称“冕冠”。(《仪礼 士冠礼》:“周弁,殷冔,夏收。”)

周代之前的冕冠形制,在汉代就已经失传。汉初祭祀,采用的是刘邦创制的长冠,东汉明帝,为了整饬礼制,诏令有司以及儒学大师参考古籍,重新厘定了冕冠制度。自此历代沿袭,直到明代。

冕冠顶部盖一木板,名 “延”,又称“冕板”。这种冕板前圆后方,呈长形,象征天圆地方。前低于后约一寸,略呈前倾之势,以象征俯伏谦逊。冕板的表面多裱以细布,上用玄色,下用纁色。在冕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垂挂数串玉珠,名“旒(liu二声)”。穿旒的丝绳以五彩丝线编织而成,名“藻”。旒的多寡是辨别身份的标志(《礼记 礼器》:“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玉珠的颜色也有规定,如在商周,通常采用五种颜色,即在每串垂旒中,分别按顺序相间着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玉珠。到了汉代,则采用单色玉珠。冕冠之所以采用垂旒,一是用来昭明身份,而是借以遮挡视线,使戴冠者目不斜视,不看不正之物。(成语中的“视而不见”一语,来源于此。)

冕板的下部即为冠身,以铁丝,细藤编为圆框,外蒙缟素等织物。这种冠身称为“武”或“玄武”,又称“冠卷”。(《礼记 玉藻》:“缟冠玄武,子姓之冠也。”汉郑玄注:“武,冠卷也,古者冠、卷殊。”)冠卷的两侧各有一个对穿的小孔,用以贯穿玉笄,名为“纽”。(《周礼 夏官 弁师》:“皆玄冕朱里延纽。”郑玄注:纽,小鼻,在武上,笄所贯也。)戴时将冠身扣覆在头顶,插入玉笄,使冠身和发髻固结。冠纓,商周用来固定冠身,左右各一,系结于颌。汉朝则只用一条,一头系在笄首,一头绕过颌下,系在笄的另一边。这种冠纓称为“纮(hong二声)”。(晋杜预注:纮,纓以下而上者。)

冕板的两侧,还垂挂两根彩色丝带,称为“紞(dan三声)”。紞的下端分别悬挂一枚丸状玉石,称为“瑱(tian四声)”,又名“充耳”。用黄色丝棉球代替玉石者,称为“黈纩(tou三声 kuang四声 )”。佩带充耳的目的,据说是为了止听,提醒戴冠者误信谗言。(《诗经 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汉毛亨注,充耳谓之瑱。琇莹,美石也。天子玉瑱,诸侯以石。)“充耳不闻”一词,即来源于此。

唐代以后,将紞加长,上横于冕板,下垂于胸前,甚至垂于地面,名为“天河带”。另在冠武上装饰金蝉等饰物。

阎立本 历代帝王像
明神宗朱翊钧定陵出土冕冠

爵弁

周代爵弁制度也一度失传,东汉恢复,形制略有损益。《后汉书 舆服制》:“爵弁,一名冕,广八寸,长尺二寸,如爵形,前小后大,缯其上似爵头色,有收持笄,所谓夏收殷冔者也。祀天地,五郊,明堂,云翘舞乐人服之。”《隋书 礼仪志》:“爵弁,玄纓无旒,从九品以上,助祭,则服之。”《新唐书 车服志》:“爵弁者,六品以下九品以上从祀之服也。以紬(chou 二声粗绸)为之,无旒,黑纓,角簪导。”

定陵爵弁

长冠

长冠,同为祭冠,以竹皮为骨,外裱漆纚(li二声),冠顶扁平而细长。另有斋冠,齐冠,竹皮冠,刘氏冠,鹊尾冠等异名。《史记 高祖本纪》:“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长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后汉书 舆服制》:“长冠,一曰斋冠,高七寸,广三寸,促漆纚为之,制如板,以竹为里。……祀宗庙诸祀而冠之。”晋代沿用长冠之制,有所改进,不用竹皮,直接以漆纚为之。隋朝时,被废除。《隋书 礼仪志》:“诸建华、鵔鸃、鶡冠、委貌、长冠、樊哙、却敌、巧士、术氏、却非等,前代所有,皆不采用。”(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木俑)

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木俑
汉代冠制手工图

皮弁

最早的朝冠称为“弁”,因以鹿皮为之,又称为“皮弁”。制作时先将鹿皮分割成数瓣,呈瓜棱形,然后用针线缝合之,上锐下广,似两手掌相合。(东汉刘熙《释名.释首饰第十五》里说:“弁如两手相合抃(bian,四声,拍手)时也,……以鹿皮为之,谓之皮弁。”)缝合之后,则在冠内衬以象骨,名“邸”。拼缝之间的凸出部分被称为“会”,会中间缀以五彩玉饰,名“琪”。(《诗经 淇奥》:“会弁如星”应该指的就是“会”之间的玉饰像星星一样闪亮。”)琪的颜色和数量是区别身份的标志。如天子用十二琪,五采玉;诸侯用七琪,三采玉;子男用五琪,三采玉;孤用四琪,再命之卿用三琪,再命之大夫用二琪,皆二采玉。制出商周,天子百官均可以使用,专用于朝会。《周礼 夏官 弁师》:“王之皮弁,会五采玉琪,象邸玉笄。”

早期的皮弁不用簪导,冠上也不用珠饰。图为 阎立本 历代帝王像 中的南唐皇帝陈后主

阎立本 历代帝王像 隋炀帝。冠身四周缀以卷叶,形如莲瓣,莲瓣之间饰以卷花,另在冠梁上饰以玉琪。(唐 杜佑 通典:“(皮弁)大业中所造通用乌漆纱,前后二傍如莲叶间空处又安拳花,顶上当缝安金梁,梁上加琪。天子十二珠为之,皇太子及一品九琪,二品八琪,下六品各杀其一琪,以玉为之,皆犀簪导。六品以下无琪,皆象簪导。”)皮弁之制在宋朝时不流行。明朝,又恢复了皮弁制度。《明史 舆服制》:“皇帝皮弁服,……其制自洪武二十六年定。皮弁用乌纱冒之,前后各十二缝,每缝缀五采玉十二以为饰,玉簪导,红组纓。”

委貌冠

造型与皮弁相类,因以黑色丝帛制成,又称“玄冠”。其制上锐下丰,状如覆杯。使用时以冠纓缚系,不用簪导。公卿,诸侯、大夫等常朝视事则戴之;戴时与朝服相配。制出商周。《礼记 郊特牲》:“委貌,周道也。”汉郑玄注:“常所服以行道之冠也。或谓委貌为玄冠也。”汉魏沿用,隋朝被废止。

晋 顾恺之 列女仁智图

右四所戴为委貌冠。

通天冠

通天冠是皇帝专用的朝冠,本为楚冠,秦朝确立服制时定为天子首服,主要用于郊祀、明堂、朝贺、燕会。

汉蔡邕《独断》:“通天冠,天子所常服,汉受之秦,礼无文。”《后汉书 舆服制》:“通天冠,高九寸,正竖,顶少邪却,乃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筒为述,乘舆所常服。”汉朝以降,晋朝于冠前加金博山,南朝于冠下衬黑介帻,隋朝于冠上附蝉,并施以珠翠,唐代改变冠形,将前倾的冠梁改为后仰,冠梁增至24道等。《杜佑 通典 礼志》:“秦制通天冠,其状遗失。汉因秦名,制:高九寸,正竖顶,少邪却,乃之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筒为述,犀簪导,乘舆所常服。晋依汉制,前加金博山、述,乘舆常服。宋因之,又加黑介帻。齐因之,东昏侯改为玉簪导。梁因之,复加冕于其上,为平天冕。陈因之。北齐依之,乘舆释奠所服。隋因之,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玉簪导,朔日、元会、各朝会、诸祭还则服之。大唐因之,其纓改以翠緌。”《新唐书 车服志》:“通天冠者,(天子)冬至受朝贺、祭还、燕群臣、养老之服也。二十四梁,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金博山、黑介帻、组纓翠緌,玉犀簪导。”宋朝聂崇义所作《三礼图》,复原的通天冠,于秦汉之制差距很大。《三礼图》经皇帝钦定,成为宋朝服制的规范。从此,通天冠的基本样式被固定下来:梁前朝后翻卷,顶缀珠翠,额加博山,并饰以金蝉。

唐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前抱子者戴通天冠

远游冠

皇帝戴通天冠的时候,太子、诸王应戴远游冠。此为汉朝定下的制度,为历朝所遵循。远游冠取式于楚冠,本名“通梁”。汉朝的远游冠式样与通天冠相同,但不用山、述等装饰。《后汉书 舆服制》:“远游冠,制如通天,有展筒横之于前,无山、述,诸王所服也。”山,附缀于冠前的牌饰,因被做为圭形,其状如山,故以为名。述,一种鹬形饰物,以细布制成。鹬为水鸟,见天将雨而鸣,古人以其能知天时,故用作帝王冠饰。

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 前者为远游冠。

进贤冠

进贤冠是文官,儒士所戴的朝冠,出自汉朝,因文职官员有向朝廷引荐能人贤士的责任,故以“进贤”名之。通常以铁丝为骨,外蒙细纱。使用时加在介帻之上,于介帻合为一体。整个冠前高后低,前柱倾斜,后柱垂直。冠上的梁柱是区别等级的标志,有一、二、三梁数,以三梁为贵。蔡邕《独断》:“进贤冠,文官服之,前高七寸,后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卿大夫、尚书博士两梁,千石八百石以下一梁。汉制,礼无文。”汉代的进贤冠大致由两部分构成,基础部分为介帻,通常作为尖顶,称为“屋”,戴在头上可将发髻悉数罩住。介帻正中近额眉处被称为“颜题”。“颜题”朝两侧延伸,到颅后形成两个尖角,称为“收”,或称“纳言”。帻的两侧分别接续一片,处于耳际,称“耳”。介帻的上部即为冠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