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的款式名称很多,但汉服的基本款式,主要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式(上下分开,上身着短衣,下身着裙)、上下连缀式(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上衣下裤式、上下通裁等类型。

上衣下裳是汉服最基本的式样,至今汉语仍然用“衣裳”这两个字作为服装的统称。其中“裳”指下裙,古代男女都可以穿着。后来男子逐渐改穿袍衫作为日常服饰,上衣下裳的样式多保留在礼服中,如冕服。而女子依旧以上衣下裳的样式为主,称为襦裙。

襦裙是中国服饰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装形制之一,是几千年中汉族妇女最常见的衣着。襦指短上衣。裙,里衣也。古服裙不居外,皆有衣笼之。有说法称上襦下裙的女服样式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一直持续到明末清初,因为剃发易服而终止。

上下连缀式又称深衣制,周代至汉代流行的曲裾袍、直裾袍都属于上下连缀式。古时上下通行之衣为深衣,代表时代特征的服装亦为深衣,深衣实可为古服之特征。言古服者,应先及之。何谓深衣,《礼记正义·深衣》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士人取得科举功名后,就脱去白衣,改穿襕衫(官服)了。明代出现的曳撒、贴里、鞠衣等也属于上下连缀式。

上下通裁的有圆领袍、直裰、直身、道袍等,特点是上下不分裁的袍服。上衣下裤式又称裋褐,上身穿短衣,下身穿裤子,是劳动人民常见的衣着。外套类有褙子、半臂、披风、鹤氅衣等。褙子是一种由半臂或中单演变而成的上衣。程大昌《演繁露·背子·中禅》:“今人服公裳,必衷以背子。

背子者,状如单襦袷袄,特其裾加长。直垂至足焉耳。其实古之中禅也,禅之字或为单,中单之制正如今人背子。”相传始于唐,盛行于宋。《宋史·舆服志》云:“妇人大衣长裙、女子在室者及众妾皆褙子。”宋明皇后常服红罗背子。披风由褙子演变而来,于明代出现。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