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自走错门
2016年秋,曲阜,礼乐大会报道日当晚,各地同袍陆续入住。
汉服北京的成员们正凑在团长房间里休息闲聊。忽然,子雒推门进来了,气氛顿时很尬——他穿着会服,一看便知是华夏文化研习会的人。华研会是北京近几年兴起的社团,之前与汉北的龃龉和误会难免不少。
“啊啊,不好意思,走错了!”子雒慌张往后退。
“别走别走,来了就坐会儿吧!”妹子们把门一关,零食饮料招呼……
华研会的团员此时也在附近房间小聚。“都是北京过来的,是不是也该去拜访一下?”“去吧,子雒带路!”
于是,拱手作揖、前辈兄台,相逢一笑恩怨泯,曲阜之行成了意外的“破冰”之旅。
一改过去互不来往的状态,华夏文化研习会(左)、汉服北京(中)、北京校园传统文化联盟(右)创始人在曲阜中华礼乐大会破天荒地坐在了一起,真诚交流。
同心三叶草
回京后,华研会、汉北相约共办活动,引起不小的非议。不少人说,根本就是“三观不合”,怎么可能合作好?的确,华研会更多是老“汉网”的思想,而汉北更认同“天汉网”的观点,社团成员的性格、职业等结构也相差甚大。
北京校园传统文化联盟是北京汉服运动的 “新势力”。这几年北京的学生社团发展迅猛,对“社会人”多少有着天然的疑虑甚至不待见,于是校园联盟应运而生。
“求同存异嘛!”路线观点有差异,社会角色各不同,但大家系出同源、同气连枝,何必老死不相往来?怎么就不能对话交流、团结合作呢?于是,北京最大的三个汉服社团坐到了一起,北京地区汉服复兴周年纪念活动组委会也宣告成立。
先要立规矩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渐进的。不同社团的同袍凑到一起做事,建立起背靠背的信任感并非易事。
好在组织者们都能秉持公心。三方约定:每年的周年活动都以共同名义举办,风险共担,盈亏平摊;尽量淡化各社团色彩,不按社团划分出行路线,统一制作徽章、胸贴,不佩戴会员牌等本社团标志物;三家社团没有谁主谁次,按年度轮流牵头主办,就连社团排序也约好要循环往替。
有了好规矩,很多事情就顺畅了。社团骨干们一起干活,舍得分享资源,真心献计出力,感情才能增进,信任才能巩固,事业才能做大。
以往活动回顾:
北京地区汉服复兴13周年纪念活动报道
汉服复兴13周年北京同袍宣言
北京地区汉服复兴14周年纪念活动报道
14周年纪念晚会会长致辞
“三”“五”始成群
君子群而不党,组委会不是大社通吃、三分天下。对于帝都的汉服机构,大家一直是开放、悦纳的态度。今年,“三叶草”迎来了两个新朋友。
墨舞天下是一个走精致路线的社团,曾两次在京举办中华传统文化晚会。社长绽放为汉服及传统文化的推广奔走多年,在汉服课程普及上亦颇有作为。
汉服春晚多年来蜚声界内,也凝聚着秦人结、维京、高山、苗霖、瑜遥等帝都同袍的心血。随着汉春改版升级,其北京媒体中心也汇聚了更多专业人才,孕育着强劲的传媒力量。
墨舞和汉春北京媒体中心的加入,使得组委会“五个指头攥成拳”——成员越是特色鲜明,越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组委会的扩容也是一种宣示:社团规模、机构性质不会成为彼此携手并肩的障碍。这也印证了那句话:真正的兴汉者,终将团结在一起。
帝都新气象
从2016年秋起,北京汉服运动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
华研会的“汉服运动大讲堂”邀请汉北的少卿会长来交流;校园联盟的宸玉主席在14周年活动致辞中提出,联盟要为社会组织输送更多人才;汉北的“北萌计划”给学生社团提供资助以及各种培训支持……
家和万事兴,组委会成员自己的事也越来越顺:
汉北进入敦和基金会种子计划,
华研会成为中华礼乐小组理事,
校园联盟顺利完成组织重构,
绽放深度参与华服日和网络青晚筹办,
汉服春晚启动“汉服重走丝绸之路”计划……
今年11月,由校园联盟牵头主办的北京地区汉服复兴15周年纪念活动,在其他4个伙伴的协助下,必将更加精彩纷呈,产生更广博的社会影响力。
拉一个群很简单,难的是劲往一处使、做成一点事。
后记
这里讲的北京故事,只是近几年汉服界凝聚共识、走向联合的一个缩影。
随着资本、官方、娱乐等力量的强势介入,不言自明的形势倒逼着我们:
一方面,为了汉服运动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不至于丢得太多太惨,弱小的我们需要寻找最大公约数,攒聚微薄的力量,发出一致的声音;另一方面,汉服组织要借势发展,需要在有实力有资源的政商精英面前,展现一个健康、阳光的形象。
团结,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