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与地球无时无刻不在互动。它们的关系、互动的轨迹(如黄道、南北回归线)等等构成了中国文化中天道范畴的核心,天道如何,地道即会跟从效法,人道则经历了从本能跟从到自觉跟从的历史。虽然人类世界一直寻找超越,但天道至今仍在影响我们。

当太阳抵达黄道180度时,阳光直射地球赤道;这一天即为每个太阳回归年的9月23日前后,这一天地球上昼夜均分,24小时的白天黑夜各占12小时。人们命名为秋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万亩丰登”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秋分日,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北方谚语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南方谚语是,“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

图源:故宫博物院微博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故乡村经验是,“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古典中国人对物候的感受是细腻的。尽管秋色美好,但他们知道,好景不长了。正如大地呈献粮食作物之后,一片萧条。一切都如俗话所说的,“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诗人为赋辞章只能强颜,“天凉好个秋。”

人们观察此时的物候总结说:“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图源:故宫博物院微博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之后,气候越来越干燥,很多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咽干唇燥、鼻子出血、干咳少痰、心烦、便秘,即使喝一大杯白开水,仍然难以解渴。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秋燥”,应对秋燥的方法只能是静心,是韬光养晦。

无论是物候显象,还是人身体征兆,都在提醒人们要换一个活法,即进入不同于春夏的另外时空中去。这个节气的律令既是告别,又是新生。既是告别旧的时空,又是进入新的时空。宋代词人柳永曾经写江南秋天的美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据说,在北方感受秋天萧索的金国皇帝完颜亮越看越羡慕,当看到后面的“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时,油然而定“投鞭渡江之志”,生“侵吞南宋之心”。可见,秋分在提醒人们要寻找新家园。

从大自然的角度看,无论如何寻找,秋分的本质在于收养。春生春种,秋收秋敛。秋分意味着隐居、避让,意味着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有心的农民会在秋忙空闲之际,检查、修缮房屋,欧美国家那些勤劳的农民则会刷漆、换地板、换门窗,使房子焕然一新,以迎接冬天。

秋分日是四时八节的大八节之一,这是一个重要日子。在秋分这天,由于太阳直射赤道,南北极同时都可以看见太阳,分享着同一个白昼。而在南北纬45度线上,不用爬高,即可丈量出建筑物的高度:物体的高度与其影子一样长,知道了影子的长度,也就知道了建筑物的高度。至于在赤道上行走,人们会发现任何物体都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秋分跟春分时的日地运动有一致性,只是运动的向量相反,对北半球的人们来说,春分时的感受跟秋分时的感受绝然相反。春分时万物都在生发,都踏上了征程,都有无限的可能性;秋分时在收敛,在告别,在隐居。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