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我剪掉了陪伴了我四年的长发,如下图。

其实也不算完全剪掉,仅仅保留了发髻部分,但从宏观角度来看,我现在已经不算是大家意义上的蓄发了。前几天还发明了好几个发髻,如今是用不到了,所以我想在我退出这个行列之前,把我这些年来亲身体验到的东西贡献给大家。

我当时的初衷也很简单,为了这个文化,不用多说。当年蓄发的人要比现在少得多,资料也寥寥无几,这个信息我在以前说过,仅有的几篇教程在我实际操作以后发现都是不可行的,没有人提出,应该是吃瓜的人居多。前期我懵懵懂懂地束发,在现在的我看来,尽管研究了很久,但都没有接触到最本质的东西,直到我看到了太极髻的视频版,我才发现以前误解了好多从图片上看不太到的东西。

在介绍之前,我想声明几点,我所学会的东西,皆是我在网上很偏的地方加上我个人的实践得出的,我未接触过真正的明代发髻,也未接触过活的道士。我曾在网上与道士聊过天,当我询问到发髻的时候,他们对其的态度是很习以为常的,比如一个我们常人从来没接触过的东西,他们不会对其进行过多描述,仿佛我们肯定知道一样,在我看来就是不会换位思考2333,说这些是为了什么呢,我想表达的是,我的立场和大多数蓄发的同袍是一样的,我不是什么接触过文物的大佬,也不是什么被师傅手把手教过的道士,我相信从我的角度来描述,会给予你们很大的帮助,让你们少走许多弯路。也许我不是最正确的,但我是有在做这件事的,我不希望到时候有人跳出来说我怎样怎样,换个更简单的说法就是,大家都很饿的时候,没有人站出来帮忙,这时候我为大家提供了粥,这时候一个富人跳出来说这个粥不好吃,我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要是和平讨论,那我是十分乐意接受的。

发髻 接下来我的所有图片都是画图鼠绘,敬请见谅。

为了方便理解,马尾用一条细线表示。

混元髻 首先是最简单的混元髻:

1、一条马尾,下面的长方形代表皮筋。

2-3、绕绕绕,绕到没有为止

4、发簪从皮筋下方穿过

5、发簪左端与右端在发髻上方,发簪中段在皮筋下方

原理很简单,就是用皮筋向下的力来压住发髻。

太极髻

1、一条马尾,长方形代表皮筋,发簪插在皮筋之下

因本文重点在于原理,而不在于单个发髻,故不详细介绍各自的差异,在我看来都是可以通过通性推断出来的。

2、绕绕绕,与混元髻原理一样,都是通过皮筋压发髻实现的

还有很多道教发髻,万变不离其宗,无外乎簪子插皮筋下面,头发不停地在发簪下面绕,通过发髻向上的力抵住皮筋向下的力实现。其中的不同只有绕法差异。

其他发髻 原理仍然相同,依旧是通过皮筋压发髻,这里列举一个理解一下。

到这里大家就很明显能发现这类发髻的原理都是压。但皮筋不是必要的,完全可以通过发髻自身的结构来压住彼此。

如图所示,甚至你还能通过接近头皮的那层头发压住发髻,总之,压就对了。

想咋压咋压。

上面介绍了压的东西可以是任何东西以及压的方式可以是任何位置,接下来要介绍的是发髻的变化。

压的方式完全没必要一个马尾一个皮筋,你可以是一个环状一个皮筋。

别忘记了,这是一撮头发,而不是一根线,你完全可以把它分为两撮,穿过彼此。

你甚至可以通过旋转它来增大你发髻的含量。发挥你的想象力,学会了这个通性,你能创造出任何发髻。

有发髻的同时,完全能创造出刘海,只要你留下一段头发不要压在发髻下就可以了,再通过各种变化控制发髻的稳定程度,大小,你就可以控制刘海的长度,大小。当然本文的重点不在刘海,写出这点仅仅为了说明发髻的用法之多,如果对此感兴趣可以私信我。

结语 当前,这仅仅是发髻的冰山一角,发髻的变化远不在于此。

本文其一是为了向大家介绍发髻,帮助大家理解发髻,并且学会束发。

其二是为了阐述我们真正要向传统文化中学习的,是一个通性,是一个思想,而不是具体某一件事情。用程序来说明就是:

if a then

return true

end

换种说法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是加法,而不是1+1的答案,这样我们在遇到2+3,3+3的时候,仍然能正确。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谢谢。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