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帽之来历

“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到宋朝时加上了‘双翅’,明朝以后,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做官为宦的代名词。 ”

乌纱帽之发展

唐朝—乌纱帽只是普通的帽子

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早在东晋成帝时,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宫中做事的人都戴一种由黑纱做成的帽子,当时被称为“乌纱帽”,后来这种帽子在民间流行开来。

乌纱帽在隋代初年曾一度受到朝野上下的青睐,风行一时。当时用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显示官职大小:一品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装饰玉块了,但这样的冕服制度很快就被废弃了。

到了唐朝,乌纱帽是民间一种比较普通的帽子。

五代时期马缟的《中华古今注·乌纱帽》记载,“武德九年十一月,太宗诏曰:‘自今已后,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 ’”这说明,乌纱帽在唐朝仍然属于便服之列。

乌纱帽之发展

宋朝—加了“双翅”,依然属于便服

北宋初年,有人将幞头改装为一种纱帽,皇帝对此大加称赞,因此便规定朝中官员都要戴这种纱帽,有时皇帝也会佩戴。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就下诏书改变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这样只要脑袋一动,软翅就忽悠忽悠颤动,皇上居高临下,看得清清楚楚,并在乌纱帽上装饰不同的花纹,以区别官位的高低。由于翅有一尺多长,所以走起路来便会上下颤动。为了保护帽翅以免碰掉帽子,官员们都养成了小心翼翼走路的习惯。不过,宋元时期,乌纱帽仍然是民间比较普通的便帽。

乌纱帽之发展

明朝—乌纱帽被定为官帽

只有到了明朝,乌纱帽才被确定为官帽。曹丽芳介绍说,《明史·舆服三》中有记载,“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圆领衫、束带为公服。 ”另外,已经取得功名而未授官的状元、进士等,也可以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就成为官员特有的标志性服饰了。

但这种乌纱帽的形状已经不是此前民间常见的那种用一块纱巾裹在头上呈“V”字形的乌纱帽了,而是与唐宋时期的“幞头”相近,前有半圆的顶,后脑部位有后山突起,呈前低后高的台阶形,两旁有展角,以纱为外表而涂以黑漆,以便固定成型,可以自由方便地戴上或脱下。

曹丽芳说:“尽管乌纱帽被指定作为官帽开始于明代,也结束于明代,因为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就废除了以前的冕服制度,官员的乌纱帽也换成了红缨帽,但它却在我们的语言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直到今天我们提到乌纱帽,还会将其与官员联系在一起。 ”

乌纱帽之民间记载

王休仁的第一顶乌纱帽

相传,乌纱帽的点子来自南朝王休仁。王休仁创制乌纱帽,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原因,纯粹是赶时髦,想做顶和别人不一样的帽子来戴。他将一块黑色的纱布,四边抽扎起,中国第一顶乌纱帽就此诞生。王休仁戴着自制的小帽在街上走时,引发人们的好奇与讨论。

由于乌纱帽材料便宜,制作简单,式样大方,所以后来不少人仿制着戴。这个典故在《宋书·五行志一》中可以找到相关记录,“明帝初,司徒建安王休仁制乌纱帽,反抽帽裙,民间谓之‘司徒状’,京邑翕然相尚。 ”

乌纱帽之民间记载

文人墨客为其吟诗作赋

很多文人墨客,也愿意以乌纱帽作为描写对象而吟诗作赋。

曹丽芳说:“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经常提到乌纱帽,我们从中还可以看出它的作用。”白居易《感旧纱帽》一诗中写道,“昔君乌纱帽,赠我白头翁。”这说的是乌纱帽可以当作馈赠朋友的礼品。白居易《同诸客嘲雪中马上妓》一诗中还描写到一位“银篦稳篸乌罗帽,花襜宜乘叱拨驹”的歌妓,原来乌纱帽还可以戴在歌妓的头上。

宋代诗人陆游《探梅》一诗中也写到过乌纱帽,“但判插破乌纱帽,莫记吹落黄金船。”

元代钟嗣成有一首小曲《醉太平·落魄》,描写一位不得志的文人的衣着是“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绦,做一个穷风月训导”。

在古代的一些文学作品中,也有关于乌纱帽的描写。《水浒传》中圣手书生萧让的穿戴便是“乌纱帽,白罗襕”,《西游记》第八回附录:“小姐一见光蕊人材出众,知是新科状元,心内十分欢喜,就将绣球抛下,恰打着光蕊的乌纱帽。 ”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