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数千年的历史,细数个个朝代,先秦浑厚、两汉大气、两晋风流、六朝风采、唐风倾国、宋明流韵。每一时期的婚礼仪式和习俗既一脉相承,又各有韵味。现代人复原传统汉民族婚礼,大致将其归纳为以先秦两汉为代表的周制婚礼、以魏晋唐为代表的唐制婚礼和以宋明时期为代表的明制婚礼。

(一)周制婚礼

作为华夏婚礼的源头,周制婚礼服的颜色是玄黑色和纁红色,并且这种主流的婚服色系一直持续到隋唐以前。周礼婚制崇尚典雅端庄,有着浓郁的神圣感觉和象征意义,不大肆举乐,不过分庆贺,很简朴干净,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周南·桃夭》

【新郎服饰】

1.爵弁玄端服(大夫级玄端)——用于正婚礼。

爵弁(宽八寸长一尺二寸帽,前面小后面大,是黑色滚浅红色边,用收持笄固定于顶髻),玄端服袖展三尺三,收口一尺八,纁(xūn 一说浅红,一说橙红)色下裳用黑色一寸半裙边,白绢单衣,纁色韠(bì 革质蔽膝),革带(用以佩韠),大带(素熟绢,宽四寸,耳及绅缘边,外玄而内黄色),赤色舄(xì 单平底的履下面再加一层木底的鞋),水苍玉纯组绶,佩刀,充耳等。

2.士玄端服(士级别)——用于婚前礼和婚后礼。

玄冠,袖展二尺二,收口一尺二,黄裳,白绢单衣,爵色韠,大带(白缯为之,绅部缘黑缯边。士绅长三尺)。

玄端服的服饰语言在于无文饰的端直方正,故此,建议不要在新郎礼服上用明显的纹样,即使用,也务必用暗纹。

【新娘服饰】

1.正婚礼时着纯衣纁袡礼服(纁红色衣缘的玄黑色丝质深衣)。

头戴“次”(一种编好的假发),以“纚”(宽二尺二长六尺布帛)束发,插着一尺二长的笄。母亲诫女时给她腰间系上叫做“缡”的帨(shuì)巾(拭手的巾帕)。新娘登车时由从者为她披上一件叫做“幜”(jǐng)的御尘罩衣。

2.婚后礼同夫婿见舅姑的时候则穿普通士人女的“宵衣”(以生丝织的黑色衣服)。

新妇的发型:根据彼时的资料,可知当时女子有以飘带束在发端使其飘垂的习惯,如《诗经•小雅•都人士》:“彼君子女,绸直如发……彼君子女,卷发如虿……匪伊垂之,带则有余;匪伊卷之,发则有旟(yú)。”

周制婚礼整个仪式宁静安详。但安静细致的仪式中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也许这就是我们今天想要捕捉到的力量。黄昏中开始的那个安静优美的仪式,映照出一个久违的文明气息——那是纯正、优美而伟大的汉文明,直指人心。

(二)唐制婚礼

男子着红色婚服,女服“花钗青质连裳,青衣革带韈履(同裳色。夫有官者则从其夫之品服)”。即青色的深衣,饰以以金银琉璃等钗饰。大胆的色配冲撞,不愧是绚丽的大唐气象,同时也造就了“红男绿女”这个成语。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轻吟的古乐和着淡雅的烛火,在黄昏漫天的霞光中,身穿凤冠霞帔的女子端坐凤辇款款而至,男子身着麒麟补子官服风度翩翩,翘首相盼,红地毯旁的数十个“女官”、“武士”和“侍女”擎起了灯笼,随着韵律翩然起舞……

唐制婚礼与之前的古华夏昏礼,最大的区别在于服饰与举乐等方面。

唐韵婚礼的特色是注重仪礼、蕴含文化、动静相宜,礼乐相合。华丽富贵的锦绣霓裳,传承千年古城悠远历史的婚俗。

(三)明制婚礼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家之大事在婚与丧。一个朝代的婚俗是最能代表其时期民间风俗、文化及服饰、礼仪的,明代庶民如何举行婚礼我们无缘亲见,也无图画传世,幸得净莲满堂(一家制作中国传统服饰的手工作坊,由梁海静与梁晓野姐弟开办)复原了明制婚礼的“亲迎”片段,才让我们得窥明代婚礼一二。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基于以宗族血缘的东方伦理文化中,婚礼成了是家族延续子嗣的开始,也是中国家族仪礼中的最为重要的仪式。古代典章中规定,男子在夜晚八九点钟亲迎新妇。夜晚八九点钟古称“昏时”,所以称作昏礼,基本制定了婚礼的六个基本流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统称“六礼”。直至明代洪武年间,依据《朱子家礼》制定了婚礼仪程。规定男子婚配年龄为十六岁,而女子婚配年龄则为十四岁。

引礼们正在为新娘绞面开脸,是去除面部的汗毛,剪齐额发和鬓角的仪式。

开面、上妆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家之大事在婚与丧。一个朝代的婚俗是最能代表其时期民间风俗、文化及服饰、礼仪的。

着盛装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基于以宗族血缘的东方伦理文化中,婚礼成了是家族延续子嗣的开始,也是中国家族仪礼中的最为重要的仪式。古代典章中规定,男子在夜晚八九点钟亲迎新妇。夜晚八九点钟古称“昏时”,所以称作昏礼,基本制定了婚礼的六个基本流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统称“六礼”。直至明代洪武年间,依据《朱子家礼》制定了婚礼仪程。规定男子婚配年龄为十六岁,而女子婚配年龄则为十四岁。

行对拜礼

分享下唐制汉服婚礼流程参考

► 在亲迎这一天,新郎亲领鼓乐队、仪仗队及彩车去女方家,沿途吹吹打打。女家则用三升粟填臼,席一张覆井,枲三斤塞窗,箭三枝置户上以驱鬼避邪。新娘在上彩车前在自己闺房里打扮一番,这时有催妆和催妆诗,一般由新郎自己唱,也可由宾客代劳。

催妆诗

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

不须面上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

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壮头,

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有的在催妆诗唱完后,要念一篇障车文。新娘出闺房后须跨马鞍,以表示家人祝她去婆家的路上一路平安,顺利到达男家。迎亲队伍走到半路上要举行障车,送亲的人和迎亲的人在一起饮酒取乐,拦车要财。

► 新娘到了新郎家后,父母以下的人都要从小门出去,再从大门回来,其意是要踏新娘的足迹。新娘进门后,先拜猪枳和炉灶,再拜天神地诋、列祖列宗,然后夫妻交拜。在唐代,新妇不仅要拜公婆和丈夫的尊长,而且还要拜观礼的宾客,称为“拜客”。新娘三日庙见之后,才开始“执妇工”,其第一件工作就是入厨房,操烹饪之事以孝敬父母。

► 在拜堂结束以后,就有闹洞房,唐代称之为“戏妇”,然后新婚夫妻进入新房(新郎是倒着走进新房的)共饮合欢酒,后世称“交杯酒”,含有双方敬爱,同体为一的意思,当时称为“合卺”。

► 合卺结束,新郎新娘又对拜一次,然后坐上床,男右女左,此时一大群妇女开始撒金钱,称为“撒帐”。所撒钱一般为六铢钱,上面刻有“长命富贵”字样,每十文缚条彩条,至此,婚礼宣告结束。

► 婚礼礼仪中,入洞房之后,还有若干注意事项。

► 其一,却扇,古时,新妇多用扇遮脸,需待交拜后去之。唐代妇女结婚常用纨扇和折扇两种,故洞房定情,古语美称为“却扇”。 和前面说过的催妆诗一样,男方也要做却扇诗。

却扇诗

不须面上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

城上风生蜡炬寒,锦帷开处露翔鸾,

巳知秦女升仙态,休把圆轻隔牡丹.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只须放桂花。

► 其二,合髻,也称作“结发”,象征夫妻和睦,永结同心。秦汉时的“结发”,就是新郎亲手解去新娘在娘家时所结的许婚之缨,即系头发的彩带,重新梳理头发后再为之系上。隋唐以后的“结发”,是男女双方各剪下少许头发,挽成“合髻”,一般都是马上交给新娘保存起来。唐代女诗人晁采的《子夜歌》云:

子夜歌

依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

觅问无人处,绾作同心结。

唐制婚礼礼服——雍容大气

士假绛公服亲迎,有人认为这是红色婚服的起源。女服“花钗青质连裳,青衣革带韈履(同裳色。夫有官者则从其夫之品服)”。即青色的深衣,饰以以金银琉璃等钗饰。大胆的色配冲撞,不愧是绚丽的大唐气象,同时也造就了“红男绿女”这个成语。

► 汉族女子礼服多为深衣制,隐喻女子“德贵专一”,而“青质连裳”婚服也指的是青色的深衣。然而盛唐时襦裙制的礼服也开始盛行起来,开放绚丽的大唐气象大大发展了襦裙这种美丽的服制。钗钿礼衣就是一种襦裙式的礼服。层层叠叠的规整装束使它弥补了襦裙活泼有余严肃不足的特点,在同深衣礼服一样端庄的同时还具备了更加绮丽的风姿。钗钿礼衣故此成为流行于唐时的一种极有风韵的隆重礼服。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七年(西元624年)颁布的 “武德令”规定皇后的三种服装有袆衣、鞠衣、钿钗襢衣;皇太子妃的三种服装有褕翟、鞠衣、钿钗礼衣。命妇的六种服装有翟衣、钿钗礼衣、礼衣、公服、半袖裙襦、花钗礼衣。士庶女婚也可着钗钿礼衣。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