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服运动至今已有十六个年头了。十六年来,在全国各地同袍的努力下,汉服运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主要表现为:汉服越来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在社交媒体的曝光率越来越高,汉服产业得到发展,涌现了一批知名、优秀的大型品牌。

但总体距离我们“汉服复兴”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今,我们更侧重于汉服应该如何更好的和当地文化、特色融合、协调发展,本文将通过分析汉服运动的现状、文化需求侧的共性以及地方特性探讨该主题。

一、汉服与当地特色融合、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汉服活动在生活中的主要形式是以地方团体和校园社团为最小单位的,近年来虽然有地方社团“大串联”的趋势,但以地方团体为单位的活动依然是汉服运动的主要特征。

在这种特性之下,每个“团体”以地域为纽带,结成团队进行活动,群策群力,合力宣传,以达到线下文化传播的最大效益。既然地方团队是以地域为纽带,那么其进行的文化活动中如何使活动具备地方特色,去吸引市民的目光就显得很重要了。

汉服社团决策者主要考虑有三点:

一是如何有效利用地方上的文化资源去节省活动成本。

二是如何在已知的地方文化领域去达到“提升热度”的效果,扩大汉服的受众面,从而增加曝光度。

三是文化消费作为精神领域的消费,不同于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一个文化现象需要得到受众的认可是需要在其内心产生“价值共鸣”的,而作为土生土长的市民,在拥有本土元素的活动中比较容易产生“价值共鸣”。

二、汉服文化与当地文化特色融合,重要的是把握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共性与特性

在研究分析汉服如何与地方结合的过程中,不能太过单调的强调地方文化的特色,即只抓民众需求的特性,而不谈整个中华文化的共性。同时也不能只谈共性而忽略地方特色,所以二者需要相辅相成,以达到效果最大化。

(一)人民群众对“中华”身份的认同是重要条件。

以国家类型的角度分析,我们国家在价值上的导向、在教育上的引导、在情感上的认同都在强调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文明国家相对民族国家的区别在于,文明国家的身份认同、国家向心力是基于“文化”认同,而不是血缘认同。因此,只有把握好汉服运动中的“文明”属性才能消除民众心中对“汉服运动是不是大汉族主义”的疑惑和隔阂,从而增加民众的“文化认同”感。

(二)如今的文化消费背景:这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

成年人忙于工作,学生人群忙于学业,在工作焦虑大、学业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这个社会普遍的人群都承担了巨大的生活压力。于是在闲暇之余释放压力是社会的重大需求,也基于此,社会进入到“娱乐化”社会,在举行汉服宣传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抓住这一点。

笔者曾在大二期间做过一个“洋节日在国内流行现状”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发现洋节流行实际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仪式化”娱乐的体现。当时笔者就提出过洋节日有很多,为什么单单圣诞节、万圣节、平安夜等在国内流行了起来。这除了有历史原因外,更重要的是这一类洋节给予了年轻人娱乐合理化的借口和仪式感,认真分析你会发现人们过洋节,不是对洋节的核心价值有需求和追求,而是他们需要一个“娱乐”的借口和仪式。

这种“仪式”和“娱乐方式”是超脱家庭的,年轻人倾向于洋节,是因为在时代发展中我们不自觉的将所有的“传统节日”过成了“家庭团聚日”,因此他们需要一个拥有仪式感的日子出去和好友相聚并进行娱乐。

这就是汉服需要抓住的一个流行因素,并且近年来也有不少汉服社团成功抓住了这一娱乐心理,在传统佳节的时候举办汉服灯会、汉服市集等活动,备受年轻人的喜爱,这个过程即迎合了群众对传统佳节的“文化认同”,又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这是此类活动获得成功的原因。

(三)筛选、评估地方特色与汉服文化的关联度,这个便是地方文化的特性问题。

汉服要融入地方文化,首要问题是如何使汉服与地方特色相“联系”,让人产生浮想和联想,将汉服与当地特色在受众脑中形成一副“国风”文化图景,这种现象叫做使汉服“应景”。

我们必须要虚心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在普通市民看来,汉服就是一件衣服,而衣服并不和所有的文化内容产生外在关联性(即使在内在文化层次上文化是相互关联共通的),因此一些关联我们需要自己去建立的。

韶关汉服(汉壹文化)在2018、2019年的中秋活动中便和奥园文化旅游城合作主办了中秋活动,两次活动皆深受市民喜爱,市民们在中秋佳节—-和家人团聚赏月的夜里,和家人共赴活动地点参与活动。

韶关奥园文化旅游城位于城市边缘,在这个四线城市中属于交通不便的地域范围,但是市民们对于活动抱有热情使得活动举办的非常成功,这其实便是因为活动举办“应景”的表现。

奥园文化旅游城拥有古香古色的建筑环境,外加身着汉服的工作人员以及古风市集等“传统”因素组合,使各个传统因素与汉服相联系,产生“应景”效应,激发了市民内心里的“中秋应节”心理、“文化认同”心理、“文化消费猎奇”心理,从而刺激了市民对活动的“消费冲动”。

三、地方旅游资源的内涵挖掘、与汉服的联系构建。

人们对文化的消费,除了物质文化消费外还包括精神文化消费,精神文化消费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便是文化内涵的挖掘。例如:一个景点的典故、一个物品背后的故事,商业上习惯将这种消费模式称之为“情怀消费”。

在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后,挖掘当地旅游资源的“情怀”,并使之与汉服相联系,从而促进市民的文化消费热情也是地方社团可以重点参考的一种模式。

例如韶关市的丹霞山,历来以“广东爱情名山”著称,它应该是中国最暧昧的旅游风景区了,因为一提起丹霞山,人们就会脑补到景区内的两块著名爱情石。

2019年8月4日,韶关汉服(汉壹文化)在丹霞山的邀请下参加了由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仁化县人民政府、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共青团韶关市委和韶关市妇女联合会共同举办的“情定丹霞爱在七夕”活动。

韶关汉服和汉壹文化共同承办汉式婚礼与汉服展示专场节目,形式新颖、观赏性强,吸引了来自粤港澳地区的男女青年和大批市民围观,节目成为活动的一道亮点,市民反应热烈、广受欢迎。

便是丹霞山旅游中“爱情”因素,和汉服“汉婚”所产生的相互作用造成的宣传效果。通过“汉婚”等汉服因素活动的展示,加强人们心目中对丹霞山“爱情”内涵的联系,展示爱情中的仪式感,引发内心共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汉服文化与地方文化的结合发展是一个值得当代汉服复兴者研究、实践的课题,对于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相信在全国同袍的共同努力下,汉服运动会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